傻話的混合起。前人的性
格束縛著他的行動,他的個性難得能突破包圍透露出來。
並且他是孤獨的。沒有一個人幫助他跳出泥窪。他自以為跳出的時候,實際卻是陷
得更深。他暗中摸索,屢次嘗試,屢次失敗,糟蹋了許多精神與時間。甜酸苦辣的味道
他都嘗過了,創作的騷動使他心緒不寧,也辨別不出自己的作品中哪些是有價值的。他
想著些荒唐的計劃,輪廓龐大而宣傳哲理的交響詩,把自己難住了。可是他又太真誠,
不能長此拿這些妄想來騙自己;他還沒有動手起草,已經不勝厭惡的把那些計劃丟開了。
或者他想把最沒法下手的詩歌譜成序曲。於是他在那個不屬於自己的園地中迷了路。等
到他親自動手寫指令碼的時候(因為他自以為無所不能),那就完全是荒謬絕倫的東西,
他又想採用歌德,克萊斯特,赫貝爾,或莎士比亞的名著,可是把原作的意義都誤解了。
並非因為他缺少聰①明,而是缺少批評精神;他不瞭解別人,因為太想著自己,他到處
只看見自己那個天真而浮誇的心靈。
①克萊斯特(1777—1811)為德國戲劇家。赫貝爾(1813—1863)為德國詩人。近
代最大戲劇家之一,首創心理描寫。
除了這些根本沒法長成的怪物以外,他又寫了許多小曲,直接表現那些一剎那的—
—實際是最永久的——情感,寫了許多歌。在這兒,跟別的地方一樣,他竭力一反流行
的習慣。他重新採用別人已經譜成音樂的著名的詩篇,狂妄的要跟舒曼與舒伯特作法不
同而更真切。有時他把歌德筆下的富有詩意的人物,把迷娘或《威廉?邁斯特》中的豎
琴師等等,刻②劃出他們明確而騷動的個性。有時他也製作一些愛情的歌,灌輸入獷野
而肉感的氣息,把貧弱的藝術家與淺薄的群眾素來心照不宣的蒙在情歌上的感傷色彩,
一掃而空。總而言之,他要使人物與熱情為了他們本身而存在,不讓那般星期日坐坐啤
酒店,危機會隨便發洩一下感情的德國家庭當做玩物。
②歌德所作小說《威廉?邁斯特》,述一義大利伯爵洛泰利奧因女兒迷娘自幼被吉
普賽人拐走,乃扮作行吟詩人,手彈豎琴,周遊各地尋訪,卒獲團聚。迷娘卒與大學生
威廉?邁斯特結為夫婦。十九世紀法國音樂家託瑪採用此故事譜成歌劇,題作《迷娘》。
但他往往覺得詩人的作品太文雅,寧願採用最簡單的題材,什麼古老的歌,在善書
裡談到的年代悠久的敬神的民謠;他特意不用它們原有的讚美歌性質,而大膽的用世俗
的,活潑的手法去處理。或者他利用一些成語,甚至隨便聽到的幾句話,民眾的對白,
兒童的感想:這一類笨拙而平淡的語言例反透露出最純粹的感情。在這等地方,他是得
其所哉了,他自己不覺得,可的確達到了深刻的境界。
好的也罷,壞的也罷,——壞的居多,——他所有作品都充滿著生命力。當然不是
全部新鮮的東西,那還差得遠呢。克利斯朵夫往往就因為真誠而顯得平凡;有時他不惜
採用人家早已用過的形式,因為他覺得這種形式能夠準確表現他的思想,而且因為他的
感覺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他無論如何不願意求新奇,以為只有平庸之極的人才操心這種
問題。他但求說出自己的感覺,決不問前人有沒有說過。他很驕傲的相信,這才是求新
奇的最好的辦法;世界上不是永遠只有一個克利斯朵夫嗎?憑著青年人目空一切的氣概,
他認為古往今來還一無成就,一切還得開始或是從頭再做。因為覺得內心這樣的充實,
人生這樣的無窮無極,他就處於得意忘形的,歡欣鼓舞的境界。時時刻刻都在歡欣鼓舞。
這種心緒也用不著快樂來支援,便是悲哀它也能夠適應:他的力是他歡欣鼓舞的泉源,
是一切幸福,一切德性之母。生活罷,儘量的生活罷!凡是感覺不到自己有這種力
的醉意,這種生的歡欣(哪怕是極痛苦的生活)的人,便不是藝術家。這等於一塊試金
石。必須不問歡樂與痛苦都能夠歡欣鼓舞的,才是真正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