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胡衛東的工作了,有王助、常乾坤等航空方面的內行負責,他很放心。。。。。。
與此相比,新槍械的研製顯得更加重要,原來鞏縣兵工廠雖有一些衝床,但質量並不能讓胡衛東滿意,生產jīng密度要求較低的半自動步槍尚可,用來製造機槍和自動步槍的話廢品率肯定高得嚇人,因此之前胡衛東只搞出了二四式半自動步槍和生產條件要求更低的二四式衝鋒槍。但這次貝爾帶來了不少德國產的優質衝床和中國缺乏的鉻錠(鍍鉻防鏽以及一些合金鋼的成分),新式機槍與突擊步槍的生產終於成為了可能。
胡衛東選擇的槍型模板是後世經過戰爭考驗的81式突擊步槍與81式班用輕機槍和歷史上生不逢時的80式通用機槍(注1),名字則全部統稱為81式xx,畢竟這些經典槍型rì後肯定還會使用很久,完全值得以人民軍隊的生rì來命名。但令胡衛東有些遺憾的是,計劃中的85式狙擊步槍(輕狙)、85式高shè機槍和m99式反器材狙擊步槍(重狙)由於生產條件要求更高,胡衛東只得暫時擱置。
之所以選擇81式突擊步槍,一是因為胡衛東對其遠比那些外國名槍要了解得多,只要滿足生產條件,很容易就能製造出來;二是因為這種突擊步槍是世界突擊步槍發展史上的一個異類,它的單發shè擊jīng度竟然超過了素以jīng度極高著稱的56式半自動步槍(按照一般規律,在設計製造水準相當的前提下,拉栓式步槍的shè擊jīng度高於半自動步槍,半自動步槍又高於自動步槍。),這種獨特的設計思路說到底還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實在太窮,不可能像美蘇那樣浪費子彈,但卻反而更契合抗戰時期中國國弱民貧的現狀,大部分時間段以單發shè擊為主,只在衝鋒和反衝鋒時使用連發功能,戰鬥效能不會下降多少,子彈卻能大大節約。
注1:該槍型是由前蘇聯pkmc7。62毫米機槍仿製,xìng能與成本都優於後來大量裝備國內部隊的67-2型重機槍,但是由於裝備繼承xìng等其他原因而競爭失敗,卻成為了我軍對外出口的拳頭產品之一,也算是“牆裡開花牆外香”了。其最大的優點是重量極輕,全槍重量不到9公斤,甚至比捷克式這種輕機槍都輕,特別適合抗戰期間普遍都得靠腳走路的中**隊。。。。。。(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工新進展(下)
至於81式班用輕機槍的選用,則主要是基於後勤方面的考慮,它與81式突擊步槍的主要零部件與彈藥都可以通用,維修與後勤補給都十分方便,而且雖然歷史上81式班用輕機槍的xìng能在世界上不算特別突出,但卻絕對超過了任何一種二戰輕機槍。而且八一槍族對於材料與加工工藝的要求相對較低,差不多是目前蘇區可以批次生產的極限了,更後面的那些小口徑槍械,胡衛東再有本事也是絕對搞不出來的。。。。。。
考慮到81槍族在這個年代已經足夠先進,而且必然會裝備中**隊很久,胡衛東還對其還進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改進,比如給其安上戰術導軌(不過受制於蘇區的工業基礎,這個看上去很簡單的設計卻導致81槍族的批次生產推遲了足足半年。)等等,後來還交給劉鼎、毛毅可等槍械專家和如今已經是“士別三rì”的吳運鐸進行反覆改進,使其比歷史上的原型更加符合抗戰的需求(比如81式步槍的槍托用的是81式原型槍所用的木託,而不是其改進型81-1型所用的摺疊式槍托,這一是因為抗戰中肉搏戰要比後世頻繁得多,二是因為現在木材便宜易得而鋼鐵昂貴又缺乏,複合材料就更不要想,因此用木託反而更加經濟實惠。),但也因此直到37年8月才最終定型,38年初才開始裝備部隊。。。。。。
紅十五軍挺進華北最大的收穫莫過於那幾百門各式火炮,但是牽引式火炮對於全軍的機動xìng影響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其中那6門無法整體拖曳,即使用上專門的牽引車也必須拆成兩部才能拉得動的240mm重榴彈炮,就更是成了雞肋,畢竟抗戰全面爆發後鬼子的飛機將遠比華北作戰時猖獗得多。這種重炮炮擊前卻還得進行長時間的準備,實在是太危險了。。。。。。
因此胡衛東很自然地想到了自行火炮,但是眼下卻沒有合適的底盤,鬼子的坦克裝甲車普遍太小太輕不說,總共也就這麼一些鐵傢伙的紅三方面軍也不捨得將其改裝成自行火炮來用,所以胡衛東想來想去,最後的決定是搞車載火炮,這樣只要有路的地方就能高速機動。而在地勢較為平坦的華北和中原地區只要行軍距離不太遠,越野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