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部分

很好理解。但知道這段歷史的胡衛東自然不會對此過度保密,這一點從他甚至還讓圖波列夫這個外國人參與研製這件事上就可見一斑了。。。。。。

圖波列夫與蘇霍伊的到來,除了他們本身的價值外,還令胡衛東確信自己對中國工業化發展的思路是完全可行的。這兩年來胡衛東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引進國外最先進的裝置與科技難度極大,能夠引進目前正在廣泛使用的裝置技術就已經很不錯了,而如果仿製的只是國外現有的成熟產品,則光是就比國外低了十年。加上中國工業與科技基礎太過薄弱,消化吸收的時間也相對較長,一下子就被拉開了30…50年的差距,而那些發達國家卻不會停下來等你,因此追趕起來必然十分辛苦,而且很容易陷入不斷仿製的死迴圈,反而影響了自主創新的能力。

因此之前胡衛東一直儘量直接將外國的專家請到中國,請來之後,再讓他們按照自己指明的正確方向研究那些最先進的科技課題,而數量至少是其幾十倍的中國學生則跟著邊做邊學,這樣直接學到的就是最前沿的科技,不會出現好不容易學會之後卻發現自己所學已經落後於時代的窘境,效率比簡單地直接仿製國外目前的裝置與產品要高得多,再加上目前世界上暫時僅為中國所獨有的三大工程學系統工程學、並行工程學與逆向工程學。的幫助,中國工業化的速度肯定會比歷史上快得多。。。。。。

第二百九十八章 經濟奇蹟的真相

ps:感謝書友“aa坦克”投出的月票,再次求推薦票^_^

不過,世界上的頂尖科學家可不是那麼容易請來的,尤其是在那些與軍事有關的研究領域中,哪怕是目前尚未成名的未來頂尖科技人才,胡衛東都很難繞過各國zhèng fǔ將人挖來,因此透過國家合作的方式就成了幾乎是唯一可行的途徑,而圖波列夫與蘇霍伊就是因為這樣才來到了中國。但是這個方法也有很大的侷限xìng,因為列強如果不願意,你開出再好的條件也還是換不來,英國的羅羅公司就是個典型的例證,胡衛東開出了極高的價碼也就挖到了一些被其裁汰出來的人員,幸虧在美國等其他國家也有收穫,拼湊在一起才勉強構成了一個航空發動機課題組,抗戰改編之後,有了“合法”身份的赤sè黨還曾經派人與英國大使洽談過,希望從羅羅公司獲得技術支援,但卻被英國人粗暴地直接拒絕了,靠著殖民地的輸血,現在英國已經基本從經濟危機的泥淖中走了出來,極度的他們寧可不賺這個錢,也不會幫助未來的敵人。。。。。。

到目前為止,只有意識形態相同的蘇聯派出了世界級的專家,但是胡衛東其實心底裡並不太願意跟蘇聯合作,因為這種技術合作與人才交流對雙方都有利,而且國力更強的一方受益更大,可是毛熊與中國還有歷史問題沒有解決,如果有別的選擇,胡衛東是不願它變得更加強大的,相對而言他更希望與西方國家合作,一方面西方國家科技水平更高,能給中國更大的幫助;另一方面除英國外,它們至少與中國不存在領土紛爭,而即便是英國,香港與藏南也遠沒北方失地與外蒙的利益那麼大,何況英國的國勢江河rì下。與將來一段時期內還會變得更加強大的蘇聯相比,威脅實在是差遠了。

然而,有了當初蘇聯利用經濟危機迅速完成工業化的“案底”在前,西方列強又一直都害怕中國真的復興,因此胡衛東的計劃一開始就阻力重重。英國人的態度前文已經提過不必再說。法國在1936年上臺的“人民陣線”雖然掛著左翼的皮,骨子裡卻是“形左實右”注1,他們同樣不願提供軍事技術方面的援助,而此時的法共對蘇聯唯命是從。找他們幫忙與直接跟蘇聯合作相比並沒有太大差別。至於二戰期間表現最差的義大利麵條,則更是直接被胡衛東忽略了。

相對來說,那些某方面具備技術優勢的小強國家倒可以爭取一下,比如瑞士、低地三國、北歐諸國等等,這些國家的科技水平並不差。但因為國家太小,工業部門並不齊全,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一方面,中國從這些國家引進人才裝置的難度相對較小,另一方面,即使這些國傢什麼都願交換,也還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尤其是飛機與艦艇。這些國家基本都沒有太強的研發與生產能力。因此胡衛東想來想去,目標只剩下兩個,一是美國,二是德國。

美國和蘇聯一樣是未來的敵人,長遠來看威脅或許還要更大一些。但因為目前美國比中國強大得太多,1:100與1:200並沒有什麼實質xìng的差別,而且美國至少領土上沒有太大野心,因此胡衛東相比蘇聯反而更希望和美國展開技術上的交流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