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部分

注2:液體火箭就是燃料與氧化劑氣化或霧化後混合了點燃啟動發shè的,同樣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否則火箭一點直接就炸了,所以能夠連續多次成功發shè火箭,就說明這個問題至少在理論上已經摸出了規律,到具體的課題上只需要在此基礎上少許做些實驗就行了。

ps:繼續拉票^_^

第二百九十七章 水翼艇與氣墊船(下)

而第三點其實也不難解決,最簡單的方法是改用敏感度更低的引信,當然這個度並不是太好把握的,二戰期間魚雷引信敏感到海浪都能引爆的情況只有rì本才較多見,但是其他列強所產的魚雷卻有另外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魚雷命中敵艦後常常會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引爆,觸發式受限於命中敵艦時的角度,而磁感應引信因為二戰時期技術尚不成熟,可靠xìng就更差了。。。。。。

對此胡衛東決定雙管齊下,在搞低敏感xìng觸發式魚雷引信應急的同時,還讓特斯拉這個“電磁之王”分出一點jīng力領導一個小組試製磁感應魚雷引信,能夠趕在勝利之前成功最好,即便戰爭中沒能用上,也算是一項技術儲備,畢竟磁感應魚雷引信的潛力更大,再說胡衛東自己也能提供一點思路乃至技術上的幫助。雖然同時開兩個課題組會分散人力,但是反正魚雷艇的設計建造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不必著急。。。。。。

水翼艇xìng能是優異,但是建造成本相對常規的小艇也要高出很多,因此胡衛東決定這一方案暫時只用在威力巨大、而且對適航xìng要求相對較高制導魚雷發明之前,魚雷艇的穩xìng直接影響魚雷的jīng度。的魚雷艇上,而巡邏炮艇、獵潛艇、掃雷艇、佈雷艇與大部分登陸艇則都採取傳統設計,因為青島造船廠“修造船廠”這個名稱不符合後世習慣,胡衛東將其改成“造船廠”了,再說這裡本來就不應該只作為修船基地而存在。本來就能生產500噸以下的小型艦艇,所以設計完成後馬上就可以投產。要說還得感謝沈鴻烈擔任青島市長期間的努力,沒有他的話青島現在連艘小炮艇都造不出來,此前無論是德國人還是rì本人,每次撤離的時候都會將它們建立的海軍基地徹底毀掉,包括修造船廠在內,一點都不會留給青島的下一任主人。。。。。。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反潛的需要。聲納研究所也已經在不久之前建立起來,而保密等級被定為“絕密”的制導研究所的課題中則新增了聲響自導這個新專案有線制導之前就已經開始研究了。至於掃雷與佈雷,現在卻還無從談起,因為中原邊區目前還沒有水雷的生產能力,按說水雷的製造要比魚雷容易得多。但觸發式水雷掃除起來實在太過簡單。基本上沒太大用處,所以胡衛東給引信研究所的科技人員下達了研製水壓、聲響與磁xìng引信的任務,由於身為彈藥專家的胡衛東對此瞭解頗深,這一技術含量很高的科研課題反倒進行得較為順利。當然這也因為哪怕是同樣型別的引信,水雷所用的設計製造起來也比魚雷的要簡單得多。。。。。。

話說胡衛東現在也rì漸意識到,那些看起來高科技的玩意,只要有世界級的尖端人才帶頭,加上必需的裝置與為數不多的實驗人員。就不難取得突破。雖然這些條件並不容易滿足,但至少存在著速成的可能,反倒是那些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基礎工業卻需要幾代人踏踏實實地不斷積累,尤其對中國這樣基礎薄弱的落後國家來說更是如此,這也正是新中國早在六七十年代就能夠搞成“兩彈一星”,民用產品卻長期缺乏國際競爭力,只能靠所謂的“xìng價比”賺點血汗錢的重要原因之一。。。。。。

將來想要打上rì本島,登陸艦艇是必不可少的,考慮到小艇造起來更快。加之跨海距離也不遠,胡衛東打算以登陸艇為主,而噸位較大的登陸艦暫不考慮,即使有條件研製了也暫時只作技術儲備。為此胡衛東還讓人開展了氣墊登陸艇的研究,以便在登陸作戰的一開始就可以迅速形成兵力優勢。畢竟中國在海軍無法速成的情況下,登陸本就已經很不容易,如果再拖沓磨蹭的話,一不小心就會被趕下海的。。。。。。

氣墊船研發的技術難度其實並不像很多人以為的那麼大。歷史上當時建國還不滿十年的新中國就將其率先發明瞭出來,只是當時視其為軍事機密而沒有對世界公佈。結果被英國人搶走了這個第一。不過說老實話,氣墊船是件劃時代的發明沒錯,但其在軍事上雖然有不少用途,可卻根本不足以令當時的中國產生質變,因此秘而不宣其實沒有必要,不過這也難怪,中國落後那麼多年,難得有個世界第一,激動一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