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的不少人都認為胡衛東過於強硬的態度影響了和談,而由於胡衛東此前得罪的人不少,還有一些別有用心的傢伙趁機落井下石,使得這種呼聲更為高漲。
然而,與很多人的想法不同,偉人一直不認為胡衛東指揮下獲得的一次次大捷妨礙了和談。何況這些勝利還給國內各階層以極大的鼓舞、而中南半島的人民對中國的歸屬感也明顯增強(中南野戰軍中超過半數計程車兵是從中南半島徵召的)。遠不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他甚至還在一次會議中為胡衛東撐腰道,“時間要打多久,我想我們不要做決定。主動權在英國政府手裡。由英國的那個什麼首相、丘吉爾去做決定。他們要打多久,我們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不過。偉人威望雖高,但也不能頻繁地乾綱獨斷而破壞黨內民主,在沒有辦法之下,為了保護胡衛東,他主動將責任攬了下來,表示是自己用人不當,不應該讓缺乏談判經驗的胡衛東在指揮之餘兼管和談工作,這樣一來胡衛東就僅僅被免去談判代表團團長一職,軍權和黨內地位都沒有受到大的影響,他的威望甚至因為大家都感受到了偉人對他的特別看重而有所提高。
免去胡衛東的兼職之後,偉人隨即提出由黨內公認的頭號外交家周公親自負責對英和談工作,大家自然都沒有什麼異議,周公不但能力過硬,而且資格老、威望高,由他出面也更能體現中國政府和談的誠意。而由於胡衛東對於列強的瞭解,雖然他現在已經去職,但周公還是會經常透過電報詢問他的意見以供參考。
而胡衛東也沒有計較個人的得失,積極向總理獻計獻策,兩人一致認為,想要在談判中不致太過吃虧,關鍵在於蘇聯的態度,只要蘇聯重新開始支援中國,那麼美國就不敢逼得太狠了,而胡衛東還想出了一些點子,在總理的策劃下,巧妙地“禍水吸引”,令美國政府重新把防範的重點轉移到了蘇聯身上。。。。。。
與太祖一樣,總理也是陽謀的大師,蘇聯人明知道這是毒餌,依然忍不住自己的貪念而乖乖地將其一口吞了下去。這第一個誘餌,是中國同意賣給蘇聯一萬枚1噸航空雲爆彈(順便還賺了1億多美元的純利潤,必須承認,1941年的蘇聯遠比1937年剛剛完成兩個五年計劃的時候有錢多了。。。。。。),這雖然比蘇聯期望的直接轉讓技術差了一點,但蘇聯人自信以他們遠遠強於中國的工業與科技實力,用不了多久就能將其仿製出來,所以對此還是相當滿意的。殊不知除非能夠知道這種雲爆彈所用燃料空氣炸藥的化學成分,否則根本是仿製不出來的,而以二戰時期蘇聯的科技實力,想要分析出那種物質的分子式,就算花個十年工夫也很難做到,這也是胡衛東當初寧可增大工業化生產的攻關難度,也堅持要一步到位上馬歷史上2016年以後中國才研製成功的第三代雲爆彈的根本原因,為的就是讓列強沒法仿製。。。。。。
但蘇聯卻不知道這些,在測試過雲爆彈的威力後對其讚不絕口,雖然發現它只在攻堅時有奇效,但現代戰爭中最難的不就是攻堅嗎?更何況在野戰之中,蘇聯的鋼鐵洪流可不是擺在那裡只為了好看的。。。。。。
中國出售雲爆彈給蘇聯的訊息立刻引起了其它列強的激烈反應,小鬍子更是直接電令駐華大使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從中國引進這項技術,如果中國人不同意,至少也得說服他們出售成品。由於德國在華的3萬多專家和技工對於中國的工業化至關重要,中方也不敢怠慢,很快就同意向德國出售10000枚各式雲爆炮彈,總價5億美元。
為了防止蘇聯在境內將其截下,德國政府採取了一半走陸路經蘇聯借道回國、一半交給在華的遠東艦隊,等其日後回國時從海路上順帶運回國內,必要時他們也可以在海戰中使用,因為這些炮彈本來就是艦炮的口徑,而且穿甲爆破彈的設計可以令其穿進相對封閉的軍艦內部爆炸,雖然不能有效破壞敵方艦體,卻因為雲爆彈的特性而能大量殺傷敵人軍艦上的人員並引起大面積的火災,某些時候可以收到奇效。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彈型是由獲釋回國的李思平研製成功的,在試射中驗證了效果之後,連世界第一的彈藥學宗師胡衛東也對他的創意讚不絕口。。。。。。(未完待續。。)
第五百九十五章 入 彀
ps: 感謝書友“洛花”投出的月票,再次求推薦票^_^
雖然這批雲爆彈的單價比給蘇聯的高得多,但中國政府還秘密地向德國提供了第一代雲爆彈的設計思路和不少技術細節,並告訴他們中國自用的這種雲爆彈難以仿製的事實及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