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7部分

排水量:3250噸(基準)/4200噸(滿載)。

主尺度:145。2米(全長)/11。6米(寬)/4。2米(吃水)。

動 力:2臺艦本式蒸汽輪機,3臺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52000馬力。

航 速:35節。

續航力:10000海里/18節。

火 力:4座雙聯裝一式105mm高射炮;6座雙聯裝博福斯40mm高射炮;6座雙聯裝厄利孔20mm高射炮;12門單裝厄利孔20mm高射炮。

魚 雷:四聯裝九二式610mm魚雷發射管1座,配備610mm口徑零式重型艦用氧氣魚雷(也即是引進中國技術改進的九三式氧氣魚雷)8條。

深 彈:刺蝟彈發射器2座,深水炸彈滑軌2條。

艦 員:280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還向美國學到了流水線造船法、向德國學來的模組式造船法,雖然兩者都沒有提升新月級驅逐艦的效能,但因為設計和工藝簡化的關係,新月級驅逐艦的生產難度直線下降,整體造價降低了20%以上,而建造速度更是快得不可思議,從開始建造到完工入役只需要3個月到半年(注2),而歷史上效能不及新月級驅逐艦的原型秋月級卻需要一年半到兩年時間才能完工,建造速度加快了四五倍。

在新月級驅逐艦受到日本海軍高度重視之後,僅僅1941年下半年,日本就造出了9艘,要知道歷史上秋月級驅逐艦的總產量也不過才12艘。而隨著新月級驅逐艦的完全定型,建造速度進一步加快,次年上半年該型驅逐艦的產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8艘,而下半年更有24艘新月級驅逐艦完工,不但完全彌補了日本海軍當初在侵華戰爭中輔助艦艇的巨大損失,還令日本海軍的綜合實力較之當初有了大幅度的增強,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注1:因為影響力日益增大的日本產經聯崇尚規模化大批次生產,日本最終和歷史上的美國人一樣對這兩款高射炮的工藝進行了簡化設計,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速度,但是由於工業底子較薄,效果還是不能與美國相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日本海軍的實際需要,他們比美國人更早地設計出了厄利孔20mm高射炮的雙聯裝改型。

注2:首批4艘秋月級驅逐艦因為具有一定的試驗性質、而且當時也沒有被定為生產重點的緣故,建造速度相對慢了許多,耗時達到一年多,第一批新月級驅逐艦則只用時半年,第二批以後的大批次生產則更是達到了一個季度內完工的驚人速度。(未完待續。。)

第五百八十章 大和級航母

ps: 感謝書友“望雲山人”的再次打賞,繼續求推薦票^_^

不過令日本海軍有些遺憾的是,由於大型吊機的侷限(現在能用模組化造船法建造的軍艦也就萬噸級),因而模組化造船法暫時只能用於建造噸位較小的艦艇,其中最大的也就是驅逐艦和潛艇這兩種,所以包括航母在內的大中型軍艦雖然建造速度雖然也比歷史上快得多,但終究還是沒法與秋月級驅逐艦這樣的輕型艦艇相比,建造速度只比原來加快了30%…100%而已,好吧,其實這也已經相當驚人了。。。。。。

日本造船工業的整體實力雖然不能與美國和英國相比,但由於產經聯的卓越貢獻,到1941年底的時候,日本工業企業、特別是基礎最好的造船業的生產管理水平已經完全不遜於美國了,提前在這個時空引入後世管理方法和理念的胡衛東得知此事後倒是並不怎麼驚訝,畢竟歷史上的最後一次管理革命——即“豐田奇蹟”本來就是日本人創造的,而胡衛東帶來的超時代管理經驗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脫胎於此,因此肯定與日本的民族性格較為契合(注1),日本人能夠迅速掌握這些新的管理方法,本來就是合乎情理的。

在生產效率相差無幾(由於硬體水平還是不如美英,所以總體來說還是稍顯不如,但畢竟比歷史上強了許多。)、工業基礎的差距也因為美國一段時間內的援助而有所縮小的情況下,到1941年底的時候。美日之間的造艦能力差距已經不像歷史上那樣懸殊了,雖然美國的極限造艦能力仍有日本的3倍以上,但與歷史上的10倍差距相比(僅論艦船產量,應該還達不到10倍差距,但歷史上美國還建造了海量的商船,這裡面也有一部分產能是可以用於造艦的,何況老美還一直都沒有進行總動員。。。。。。),畢竟還是小了許多。

而在這個前提下,日本人全力建造的幾種艦型產量就相當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