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特別是後來在與蘇聯進行的太空競爭中。美國把這套體系給發揮到了極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是用從蘇聯學來的體制打敗了蘇聯,由於美國本身底子比蘇聯厚得多,而且有數量更多、實力更強的盟國幫助。美國哪怕只學到七八成,蘇聯也不會有半點勝算。。。。。。
不過國家大實驗室體系再怎麼好用,武器裝備的研發也依然需要時間,何況這個時空的德國遠比歷史上強大太多,因此至少現在美軍大多數武器裝備的先程序度是根本無法與德軍相比的,這一點光看f4f戰鬥機與德國fw190b戰鬥機效能的差距就可見一斑。。。。。。
僅以速度而論,fw190b戰鬥機的最大時速比美軍的f4f“野貓”戰鬥機快了200多公里(注1),這個差距甚至比歷史上早期噴氣式戰鬥機相較於二戰後期活塞式戰鬥機的優勢還大,德軍飛行員只需要簡單地“俯衝—攻擊—拉起—再來一次”就可以近乎無損地將美軍飛機逐一擊落。何況fw190b戰鬥機比f4f“野貓”艦載戰鬥機優越的效能遠非速度這一項,而是全方面地領先,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fw190b戰鬥機上配備的4門20mm航炮火力極其強大,美軍戰機一旦被其擊中,十有**會當場墜毀,而美軍f4f戰鬥機上僅有6門12。7mm航空機槍,以之對付加強了裝甲防護的fw190b戰鬥機明顯力不從心,除非能夠擊中為數不多的脆弱要害,否則很難將其擊落,因此這場戰鬥完全就是一邊倒的屠殺,不過這也難怪,戰鬥機之間一旦具有了級差,數量優勢就不再有多大的意義,何況美軍飛機的數量優勢其實也不算很大。。。。。。
不一會兒的工夫,美軍的戰鬥機就被擊落了一半以上,而德軍卻連一架被擊落的飛機都沒有,這令下面觀戰的美軍艦隊官兵無不震驚,心如刀絞的美軍艦隊司令當即下令機群撤回,可是雙方速度差距太大,想逃哪有那麼容易?而且由於美軍飛行員一開始太過自信,交戰的空域根本不在美軍艦隊防空火力的射程之內,而且距離還不是一兩公里,結果一百多架升空迎戰的美軍戰鬥機當中僅有13架美軍戰鬥機成功逃回,而德軍的損失僅有3架,還都是因為窮追不捨而不小心衝進美軍高射炮的射程後無謂損失掉的,僅以空戰的結果而論,雙方的交換比是很可能會在歷史上空前絕後的0:131。。。。。。
由於如此驚人的損失,美軍三艘航母加起來也僅剩不到20架戰鬥機,其中可以隨時升空作戰的只有區區13架,考慮到艦載機飛行員的培養不易,即使美軍之後不再損失一兵一卒便拿下冰島,此役也依然只能算是一場慘勝。
到了這個時候,美軍艦隊司令終於意識到自己派艦載機群升空攔截是一個重大失誤,只是此時後悔已經晚了。而德國空軍指揮官在大勝的喜悅中卻仍未失去德國人傳統的嚴謹,他很快就意識到美軍戰鬥機損失過大使得德軍飛機進行低空突防再次有了可行性。。。。。。
注1:由於此次進攻冰島航母的主要責任是保護戰列艦,因此戰鬥機的數量比正常情況下多了幾乎一半,而美國航母的優秀設計與不小的噸位又令它們之中的絕大部分都可以在一個批次內都放出來。(未完待續。。)
第六百五十二章 過氧化氫魚雷
ps: 感謝書友“火星撞木星”和“會小”的打賞,繼續求推薦票^_^
因為美軍不再有那麼多的飛機可以派出來在艦隊外圍巡邏,即使美國人財大氣粗派耗油量巨大的轟炸機來部分替代戰鬥機(二戰航母上很少會配備專用的偵察機,一般都是由戰鬥機來兼職。)的工作,它們也不敢再離艦隊太遠,而機載雷達的有效偵測距離有相當有限,這就意味著它們即使能夠發現低空突防的德軍轟炸機群,往往也已經來不及了。就算美軍僅有的那點戰鬥機反應神速,以它們有限的數量和不強的火力,德軍的轟炸機群完全可以硬頂著它們的攻擊撲向美軍艦艇,雖然多少還是會損失一些,但只要能夠炸沉幾艘敵艦,就完全是值得的。。。。。。
此外,由於德軍戰鬥機現在已經沒了對手,因此德國人完全可以留下少數飛機在敵艦高射炮打不到的萬米高空巡曳,居高臨下找出美軍艦隊防禦相對薄弱的方向、給之後趕來的轟炸機群提供指引,無疑更加會令低空轟炸事半功倍。
由於一半飛機提前丟掉了炸彈,德軍機群的第二次超高空轟炸沒能取得任何戰果,但是隻要低空突防可行,之前已經準備離開的上百架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接下來便也同樣可以參加戰鬥,能對美軍艦隊造成的打擊就遠非超高空投彈撞大運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