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堅持。不過這活雖然累有時還可以直直腰歇一會兒。最要命的是背稻子。

稻田地裡全是小畦埂,車進不去,背稻子時,先捆緊半人高的一大捆稻子。人坐在地上,兩臂插進稻捆當中兩條並行的繩子裡,有人幫著拱起來,自己馱著向前走。從後面看去既不見頭也不見腿,簡直就是長了腳的一個稻垛子向前移動。走上幾十步便會氣喘吁吁。稻子又青又溼死沉死沉的,越走越往後墜,太累了只得坐在地上歇一下,緊緊繩子再背。可是這時已經沒人幫你,要重新拱起來可就難了,有時拼著全身的力氣拱上幾次才能站起來。這樣艱難地走上兩三里才到打穀場,一背又是十天半月,這是多麼難熬的日子啊!人們肩頭一直腫著,甚至磨出了血。

秋收以後卻是一年中最鬆快的日子。天氣晴朗不冷不熱,氣候宜人。秋季大忙過去了,冬季的積肥、運肥高潮還沒有開始,只是每天做些零星活了。每天太陽老高才出工,下午收工回來,吃完晚飯太陽還沒有落山。並且星期日休息,文娛活動也開展了起來。文工團演員早就整天排演節目了。更令人高興的是唐口窪幹部農場的文工團要來演出。那裡也是右派在改造,不過他們沒開除公職,人才比這裡多多了,不少是軍隊文工團和中央文藝團體的人。

白剛由於思想上的壓力和長期沉重的勞動,整天疲憊不堪。他最大的希望不是參加什麼文娛活動,而是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睡上一覺。尤其令他心煩的是至今仍不知妻子在何處,處境如何。以前整天忙碌也顧不得想這些事情,現在一閒下來便想放也放不下了。所以對看什麼文藝節目不感興趣。但這裡都是集體活動,誰不看也不行。

出人意外的是這次演出還真有水平。雖也離不開一些政治宣傳的內容,但演和唱的水平,都高出本場文工團一籌。有些內容也是這裡劇團不敢涉及的。不但有富有生活情趣的節目,而且還有通常被禁止的純愛情的甚至是調情的節目。特別引起強烈反響的是東北民歌中的情歌,如《丟戒指》之類。歌詞中竟不斷有“情郎哥哥兒”那個年代這種情調長期被批判為靡靡之音。能聽到這種歌聲,當然會引起轟動。而且演唱確實有水平。有的節目比那些名劇團也毫不遜色。因為有的演員就是中央級劇團的,有的舞蹈演員還是有名的舞蹈家,可惜都成了右派。

抱著無奈心情來觀看演出的白剛,也沉浸在歡樂中,忘卻了壓在心頭的種種煩惱。散場了,回宿舍的路上,他還和幾個人高興地議論著演出的節目,臉上洋溢著少有的笑容。正在這個時候,一個人突然叫住了他:“白剛!到文藝組來一趟!”

這人是管教科的彭股長,他不跟隊出工,也很少和各大隊的勞教人員有什麼來往,除非發生了什麼重大事情。白剛愣住了:向來和他沒打過交道,他找我幹什麼?白剛在驚愕中甚至忘記了答應一聲,只是呆呆地站在那裡。愣了片刻,見彭股長已經走遠了,這才意識到應該馬上跟他走。便緊跑了幾步,向彭股長追去。

文藝組是個三間一明的大屋子,和別的宿舍沒有什麼兩樣。但在勞教人員眼中,它卻是一個非常顯赫的地方。因為這裡實際上是管教科在大院裡的辦公室。彭股長經常在這裡坐鎮。除了處理大院裡發生的問題以外,具體任務便是領導文工團、文藝組。文藝組最經常的任務,便是出版一種小報。

這個大屋子當中是一個很大的長方形條案,周圍一圈凳子。平時就是文藝組幾個人辦公編報的地方。東南角有一張三屜桌,上面擺著一架油印機,還有油墨紙張,這就是小報的印刷廠。

不要小看這隻有一張桌子的印刷廠,它印出的《改造生活》小報卻牽動著幾千人的心。因為這個勞改農場很大,除了住著上千人的大院以外,周圍還有幾個分場。另外還有畜牧場、窯廠、工業攤子、基建大隊、婦女隊等等。這些場隊各自分散相互隔絕。各隊在幹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尤其是什麼人在勞動中創造了什麼成績,什麼人受到了什麼特殊獎勵,什麼人受到了處罰,什麼人重新犯罪判了刑等等,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這張小報印刷也很精緻、美觀。雖是人工刻版和油印,卻和鉛印的一般。採編人員呢,一個是原省文聯部長兼大型文藝刊物的總編黎公,一個是原部隊作家、少校,這兩位白剛都認識。他們辦一個省級報紙,能力都是綽綽有餘的,辦這樣一張小報,當然不在話下。

屋子的另外三個角,則是三個單人床。這是兩個編輯和刻寫人員住的地方。他們雖然也是勞教人員、右派,但他們的床鋪,和一般勞教人員不同,乾淨漂亮整整齊齊。屋子裡清新、明亮,給人一種愉悅、舒暢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