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一旦喪失,便失魂落魄,如行屍走肉。
人的心理活動最高階層次就是“悟”,或稱覺悟、頓悟,結果就是通神。《素問·八正神明論篇》載:“岐伯曰: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適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雲,故曰神。”這種開慧覺悟的層次,是眾多修行、參禪人的追求,也是成佛的標誌。
我們要說的“憶”是介於“感”與“悟”之間的心理活動。簡單地說“憶”就是思考,憶的結果是“意”。“意”是出生以後人為訓練培養出來的意識、思維、思想。古人將意歸於後天之本脾,認為“脾藏意”。被儲存的記憶是“志”,比如永誌不忘、日誌,等等。古人認為“腎藏志”,這和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有直接關係。現代人所說的志,變成了志向、願望的意思。
人類沒有虎豹的尖牙利爪,馬鹿的奔跑逃逸速度,僅僅依賴人的本能很難生存。所幸有意識思維,懂得利用火焰、工具,趨利避害。所幸有記憶,得以代代相傳,增益累積。所以,意志是人類最可寶貴的。意是後天培養形成的,所以和生存、生長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現代有很多關於呆傻的狼孩、猴孩的報道,就證明即便有先天的遺傳,不經過人的教養,人和低階動物言行無異。
意的最初階段是識,也就是辨識、意識。目辨色,耳辨音,鼻辨臭,舌辨味,身辨覺,進而辨利害、美醜、善惡等等,形成判斷。得意的主要手段是學,以學獲知,透過學可以掌握前人積累的經驗教訓。學的重要手段就是背誦,也就是志,以此來大量存貯知識。有了知識以後還需要親身實踐,使得死板的知識融會貫通,為我所用,此所謂習。透過學習,再加上自己獨立的思考,就會形成自己的思想。正如荀子所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意 志(2)
意為心音,是內心的振盪、波動、起伏,流露出來為聲,或言或語,寫出來為文,畫出來為圖符,刻出來為篆紋,塑起來為偶像,儲存在內心成為記憶就是志。如果內心相通,產生共鳴的話,根本就不需要流露表達,此所謂心心相印、拈花微笑、盡在不言中、得意忘言、得意忘形。如果言語拙劣,互不理解,就會出現言不由衷、詞不達意、意在言外、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等等諸多問題。
《莊子·天道》中稱:“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意思是說,語言有時跟不上人的心理變化,所以有的心意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陶淵明有詩云:“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所以古人傳授心意,思想往往是口傳心授,強調心領神會。磨鍊調節學生的心境,就像調收音機的波段、電視機的頻道一樣,調整對了自然會產生共鳴,理解老師的意思。如果學生的根器形質有問題,那就是如同磨磚成鏡,白費功夫。
常言道:“醫者,意也。”關於這句話有多個版本的解釋論述,其實一句話就能說明白了。這句話就是:“巫者,神也。”巫覡用神通看病,望而知之,祝而治之。醫生還需要用後天的意來看病,沒那麼神,但是一樣有效,而且不傷醫生的身心,也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
隋唐間人許胤宗,“每療,無不愈”。故人問曰:“公醫術若神,何不著書以貽將來?”胤宗答道:“醫者,意也,在人思慮。又脈候幽微,苦其難別,意之所解,口莫能宣。且古之名手,唯是別脈,脈既精別,然後識病脈之深趣,即不可言,虛設經方,豈加於舊。吾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耳。”許胤宗內心對疾病的認識和體會已經到了用言語、文字難以表達的境界。
《後漢書·郭玉傳》載:“郭玉對曰:醫之為言,意也。腠理至微,隨氣用巧,針石之間,毫芒即乖。神存於心手之際,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郭玉所說的就是後天意識與先天神明相通的一種境界。
人為的思想、意識如果符合自然之道的話,我們稱之為德。違反自然之道的思想,可謂無德或缺德。養生處世之道,不過就是調和後天的意志與先天本能、神明的關係。“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靈樞·本藏論》)如果我們完全順應自然先天的本能,那也就是個動物。如果我們完全按照後天的教育壓抑自己的本性活著,就會很痛苦。關鍵就是要在意志和欲、情緒、情感、神明之間找個平衡點,這樣才能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可惜從古至今,很多人不是“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