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國燾雖然身為全國工運的領導者,但他畢竟是一個剛剛涉足政壇的20多歲的青年,馬克思主義水平還很有限,認識水平和實際鬥爭經驗還很差,所以在指導工運的過程中不可避免要犯錯誤。

“二七”慘案後,全國工人運動開始走向低潮。

為了使共產國際瞭解中國工人運動的狀況並給予及時指示,張國燾受馬林的派遣,於2月20日啟程前往莫斯科,向共產國際東方部主任薩法羅夫、遠東局負責人維經斯基和赤色職工國際負責人羅佐夫斯基彙報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經過及中國工人運動的情況。

對於馬林派張國燾去莫斯科一事,當時在海參崴的維經斯基頗有微詞。他在寫給共產國際執委會東方部的報告中說: “張國燾不知為什麼被派往莫斯科去報告罷工情況。在他往返莫斯科的這兩個月裡,他本來最好應該呆在漢口和北京,組織工會的剩餘力量。向莫斯科報告罷工的情況本來可以用書面形式,或者甚至可以從海參崴發電報,這要比張去莫斯科花費少得多,而且不會使黨和工會的一位領導人在這樣重要的時刻離開工作崗位。”《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0—1925),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版,第234頁。從當時中國的實際情況看,維經斯基的批評也是有道理的。

張國燾在莫斯科期間,同共產國際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