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因為詞彙不夠,老是重複“金鼓齊鳴,刀槍並舉”之類的字眼,重複了十幾次,實在沒勁兒,便停筆不寫了。然而又不甘心,她的第二部小說是文言的,換用了《聊齋志異》的體裁,取名叫做《夢草齋誌異》,又是重複“某顯者,多行不道”之類的字眼,重複了十幾次,也是實在沒勁兒,便也停筆不寫了。

①冰心:《我的母親》

②《冰心全集·自序》

除了書籍之外,戲劇也曾以巨大的魅力吸引過她:“有一次,父親的一位朋友請我們到煙臺市去看戲,從一個久住山溝的孩子看來,上市是一件多麼大的事啊!這次看戲,給我的印象極深。我還記得這座戲園叫做‘群仙茶園’,那天正好是演全本《三國志》,從《群英會》、《草船借箭》起,到《華容道》止,正是《三國演義》中最精采最熱鬧的一段!看到我所熟悉所喜愛的人物,一個個冠帶儼然地走上臺來,我真是喜歡極了。我整整地伏在欄杆上站了幾個鐘頭,父親從後面拍我肩頭和我說話,我也顧不得回答。”①在她成年以後所寫的小說《六一姐》裡,冰心又曾繪形繪色地描寫過一年一度的煙臺社戲的景象。

在冰心十歲的時候,從南方來了一位表舅王夅逢先生,接替了楊子敬先生的職務,成為小冰心的第二任啟蒙教師。王夅逢先生是一位很有見識的教師,他對小冰心最重要的規勸是:“讀書當精而不濫。”②這樣,在王先生的指導下,小冰心開始學習《國文教科書》,以及《論語》、《左傳》、《唐詩》、《班昭女誡》、《飲冰室自由書》等等。又在王先生的循循善誘之下,開始愛上了詩。她讀詩,並開始學習著寫詩。

①冰心:《京戲和演京戲的孩子》

②《冰心全集·自序》

1911年,煙臺海軍學校發生了漢族學生與少數滿族學生(都是北京的貴胄子弟)之間的風潮,北京派來了一個名叫鄭汝成的調查員查辦此事。鄭是謝葆璋的老同學,他背地裡告訴謝,近幾年來一直有人到北京密告謝葆璋是亂黨,勸他立即辭職,免得落個撤職查辦的下場。謝葆璋同意了,他的幾位同事也一起遞上了辭呈。這樣,在1911年的秋天,謝葆璋便戀戀不捨地告別了他所創辦的海軍學校,帶領全家,辭別了煙臺的大海,南下回故鄉福州去了!

在返回福州的途中,全家在上海虹口住了一個多月,這時候,爆發了震撼人心的辛亥革命。為了慰勞起義的軍隊,群眾紛紛捐款,十一歲的小冰心,也獻出了自己積攢的十塊壓歲錢,送到上海《申報》,報社發給她一張收條,上面寫著“幼女謝婉瑩君”等字樣。小冰心小心翼翼地把這張紙條珍藏了起來,準備留作永久的紀念。

在上海住了一個多月之後,冰心又跟隨父母繼續南下,從水路回到了故鄉福建。這是冰心懂事以後,第一次返回自己的誕生之地。

當她從看慣了的山東的渤海,走進了福建的閩江的時候,她的最突出的印象,就是:“江水實在比海水安靜溫柔得多!”①後來,在她長大成人之後,她曾經寫下過如此的一首短詩,來描述閩江給她的印象:

清曉的江頭,

白霧濛濛;

是江南天氣,

雨兒來了——

我只知道有蔚藍的海,

卻原來還有碧綠的江。

這是我父母之鄉!②

①②冰心:《還鄉雜記》

等他們回到故鄉福州的時候,冰心的祖父謝子修老先生,已帶領著這個大家庭,遷居到了“城內南后街楊橋巷口萬興桶石店後”①的“南后街八十六號”④。這是一所大宅院。它“具有很典型的福州民宅特點,除中軸建築外,左右兩旁還有許多自成院落的房屋,每個院落都有水井;北院之西還橫亙著一列坐西朝東的雙層樓房,樓房之西為花園。”②這所房子本是《與妻書》的作者林覺民的家,林覺民於1911年4月被清廷殺害後,林氏家族為逃避株連,很快地從這裡秘密搬走,將這所宅院賣給了謝子修老先生。

謝子修“是個教書匠,在城內的道南祠授徒為業。”③他是謝家第一個讀書識字的人,他的父親本是長樂縣橫嶺鄉的一個貧農,因為天災,逃到了福州城裡學做裁縫。又因為不認識字,一次被人家賴了賬,竟然春節前還無米下鍋,謝子修的母親為此急得自縊,幸虧謝子修的父親發現得早,連忙把她解救下來,兩人抱頭痛哭之後立下決心,如果將來生個兒子,拚死拚活,也要讓他讀書識字。於是,謝子修成了一個教書先生。而他在福州的大書房,就成了小冰心回到故鄉之後的樂園,她總是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