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救民也,故立為大一統、譏世卿二義,此二者,所以變多君而為一君也。變多君而為一君,謂之小康。昔者秦、楚、吳、越,相仇相殺,流血者,不知幾千萬人也,問今有陝人與湘人爭強,蘇人與浙人構怨者乎?無有也。昔之相仇相殺者,皆兩君為之也,無有君,無有國,復歸於一,則與民休息,此大一統之效也。世卿之世,苟非貴胄,不得位卿孤,既譏世卿,乃立選舉,但使經明行修,雖蓬蓽之士,可以與聞天下事,如是則賢才眾多,而天下事有所賴,此譏世卿之效也。

雖然,當其變也,蓋亦難矣。秦漢以後,奉《春秋》為

51

63梁啟超文集

經世之學,亦既大一統矣。然漢初之吳楚七國亂之,漢末以州牧亂之,晉之八王亂之,唐之藩鎮亂之,乃至明之燕王宸濠,此害猶未獲息。越二千年,直至我朝,定宗室自親王以下至奉恩將軍凡九等,功臣自一等公以下至恩騎尉凡二十六等,悉用漢關內侯之制,無分土,無分民,而封建之多君始廢。漢氏雖定選舉之制,而魏晉九品中正,寒門貴族,界限畫然,此猶微有世卿之意焉。雖然,吾中國二千年免於多君之害者,抑已多矣,皆食素王之賜也。凡變多君而為一君者,其國必驟強。昔美之三十七邦也,德之二十五邦也,意之二十四邦也,日本之九十二諸侯也,當其未合也,彼數國者,曾不克自列於地球也;其既合也,乃各雄長於三洲。何也?彼昔者方罷敝其民,以相爭之不暇,自斫其元氣,耗其財力,以各供其君之私慾;合而一之,乃免此難,此一君世之所以為小康也。

而惜乎諸國用《春秋》之義太晚,百年前之糜爛,良可哀也。

世卿之多君,地球各國,自中土以外,罕有能變者。日本受毒最久,藤原以後,政柄下移,大將軍諸侯王之權,過於天皇,直至明治維新,凡千餘年,乃始克革。今俄之皇族,世在要津;英之世爵,主持上議院;乃至法人既變民政,而前朝爵胄,猶潛滋暗窺,漸移國權;蓋甚矣變之之難也!

封建世卿之與奴隸,其事相因也。舉天下之地而畀諸諸侯,則凡居其地者,莫敢不為臣;舉天下之田而聚諸貴族,則凡耕其田者,莫敢不為隸。

故多君之世,其民必分為數等,而奴隸遍於天下。孔子之制,則自天子以外,士農工商(天子之元子猶士也)

,編為四民,各授百畝,鹹得自主。六經不言有奴隸,

52

論君政民政相嬗之理73

(《周禮》有之者,非孔子所定之制。)

漢世累詔放奴婢,行孔子之制也。

後世此議不講,至今日而滿蒙尚有包衣望族,達官尚有世僕,蓋猶多君世之舊習焉。

西方則俄國之田,尚悉歸貴族掌轄;法國之田,悉為教士及世爵公產。凡齊民之慾耕者,不得不佃其田,而佃其田者,不得不為之役。

自餘諸國,亦多類是。

日本分人為數等之風尤盛,乃至有穢多、非人等名號,凡列此者,不齒人類。而南北美至以販奴一事,構兵垂十年。此皆多君世之弊政也,今殆將悉革矣。此亦《春秋》施及蠻貊之一端也。

(餘別有“孔制禁用奴婢考”。)

歐洲自希臘列國時已有議政院,論者以為即今之民政。

然而吾竊竊焉疑之。彼其議政院,皆王族世爵主持其事,如魯之三桓,鄭之七穆,晉之六卿,楚之屈景,父子兄弟,世居要津,相繼相及耳。至於匹夫編戶,豈直不能與聞國是,乃至視之若奴隸,舉族不得通籍。此其為政也,謂之君無權則可,謂之民有權則不可,此實世卿多君之世界也。度其為制也,殆如英國今日之上議院,而非英國今日之下議院。周厲無道,見流於彘,而共和執政;滕文公行三年之喪,而父兄百官皆不悅,此實上議院之制也,不得謂之民政。若謂此為民政也,則我朝天聰、崇德間,八貝勒並坐議政,亦寧可謂之為民政也。俄史稱俄本有議事會,由貴爵主之,頗有權勢,諸事皆可酌定。一千六百九十九年,大彼得廢之,更立新會,損益其規,俾權操於己(見《俄史輯譯》卷二)。俄之舊會,殆猶夫希臘、羅馬諸國之議院也,猶多君之政也,俄之變多君而為一君,則自大彼得始也。

大地之事事物物,皆由簡而進於繁,由質而進於文,由

53

83梁啟超文集

惡而進於善,有定一之等,有定一之時,如地質學各層之石,其位次不能凌亂也。

今謂當中土多君之世,而國已有民政,既有民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