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部分

雷聲越來越響,天空上幾道霹靂閃過,就在這毫無徵兆之間,暴雨轉瞬即落!

“下雨啦,下雨啦!”

“天那,真的下雨啦!”

“王爺,王爺,你看看啊,真的下雨啦!”

後面的響聲不絕於耳,可是朱斌並沒有回頭。康茂才的預測是準確的,真的下雨了;可康茂才的預測也並不完全準確,這雨落得比他說的整整提前了一天……。

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奇蹟?

手中緊緊握著的鐵血寶刀,忽然像是在朱斌的掌心裡跳動起來,就好像有了生命一般。他曾以這刀舉天起誓,現在卻真的靈驗了,究竟是老天爺的奇蹟,還是這刀帶來的奇蹟?

朱斌看了眼手中的寶刀,依然如此的鋒利,雨水落到上面,迅速地滑落下去,卻愈發讓這刀耀眼奪目,充滿了震撼人心的魅力……他長長地吸了一口氣。沒有回有。大步走了開去……

“王爺,神人啊,馬踏天庭。連老天都怕了王爺,這是我江南之福,大明子民之福啊!永保江南之神!永保大明

那黎風何等聰明,見此立刻跪下,大聲呼喊道。

“馬踏天庭,永保江南之神!永保大明之神!”

軍民們齊刷刷地跪了一片。低垂著頭,一齊大聲叫道。

這是江南,乃至大明的一個奇蹟,而這所有地一切,都被歸於到了武英王朱斌地身上。老百姓就是如此的淳樸,他們相信奇蹟,他們相信天命所歸,而連老天都害怕的武英王。就是他們地希望,就是他們可以依靠的江南之神!

而這一訊息也迅速在大明各地傳開,忠勇武英王朱斌,也漸漸的成為了一個被神化的人物……

而就在這一年。崇禎十三年八月,陝西、山西、山東等地。崇禎一朝最大的災荒爆發。大明王朝遭受了三百年來未遇之饑荒,以至於造成了父子相食,夫妻相食的慘劇。

大明朝廷再也拿不出賑災銀子出來了,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鋌而走險,紛紛揭竿而起,匯入到流寇之中,一時李自成、張獻忠部聲勢大振。

山東地狀況還要多少好點,一半的災民跑去當了流寇,一半的災民跑到了濟南。那濟南每十天便由江南方向運來糧食,賑濟災民,早為山東各地所知。可隨著大批災民的湧入,鎮守濟南的李天齊壓力大增,連連向江南方面要糧,陶海不得不下令由每十天運次糧,改成每五天運送一次,到了後來又變成了每三天一次……

而江南方面的狀況其實也不很好,旱情雖然被解除了,但在浙江數府、縣也同樣發生了災荒,這樣變成了江南既要救濟自己,又要負責山東一帶,壓力大大增加。幸好陶一元和陶海平日裡精打細算,積攢下的家當也夠勉強維持……

面對聲勢重新復振的李自成和張獻忠,以及對山東地進犯,朱斌幾次欲要起兵征剿,但都被陶家父子和陶海等人否決。眼下糧食正在源源不斷地拿出賑災,江南方面已經沒有力量再供應數萬大軍的軍糧了……

朱斌無奈之極,雖然知道若不趁著這個時候把流寇剿滅,那麼很快他們將給大明王朝以最致命的一擊!

他一方面緊急派出商船,從海外鄰近之國採購糧食,一邊命令嚴守江南各要隘之地,務必不使戰亂貽害到江南,而江南軍各部,也都接到了暫不出兵的命令!

就在這個時候,四川方面地壞訊息傳來了。崇禎十三年,連連大敗的“曹操”羅汝才與“八大王”張獻忠殘兵會合,商議過後,兩人達成一致意見,覺得湖北官軍雲集,只有逃入四川才有生路。

楊嗣昌得報後,立刻發文讓四川方國安部官軍迎頭痛擊這兩股人數僅三、四千地賊軍。但是,賊軍腳快,先於方國安部下渡過昌江。當時,守淨堡的川軍有五千之多,全都龜縮于山頂,避敵不戰,張獻忠、羅汝才軍得以從容入川。

本來,楊嗣昌原有計劃是驅敵入川,他以為蜀地峻山險壑,賊軍被逼入後可以陷其死敵。豈料,張獻忠、羅汝才等人入川后反而如魚得水,更加勢盛。

由於耽心四川當地官軍扼守險隘會導致張獻忠急紅眼反撲湖廣,楊嗣昌又使陰招,依仗自己的威權,把大批蜀地精兵調出,只留二萬弱疲士卒給川撫邵捷春守重慶。

那石柱的土司。總兵官秦良玉一心為國,率三萬石柱精兵抵至夔州。

邵捷春令她把部分士兵移近重慶,與附近守將張令相倚為聲援。不久,劭捷春又抽調一萬五千石柱兵,進入重慶與官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