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地風雲 三百七十四 學子
本圖書由aitxt(優樂美。“小果”)為您整理製作 ai txt。c om:2008…12…3 13:57:41 本章字數:4247
大明改制後的第一次科考,就在稍顯得有些忙亂的氣氛中開始了。這一次的科考,參加者總計三千六百零九人。來自全國各地的考生,在一次全新的,陌生的氣氛中開始了他們生平第一次奇特的考試!
天文、數學、地理……這些他們過去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物,在經過了短短几個月的學習之後,已經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他們面前的試卷上。當然,對於那些依舊痴心於正統學問的讀書人來說,朝廷也並沒有難為他們。
這些人面前放的試卷上的題目只有兩個字“治明”。考官們對他們說的非常明確,不用講究什麼排列對仗,只要把他們心中的真實想法寫出來即可。治明?治理大明的江山。這本應是朝廷應該考慮的事情,現在放到了這些白身讀書人的身上……
這次科考很快在時間上就有了重大的區別。那些參加新式學問考試的,動作快的往往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完成了考試。而參加“治明”問題考試的,從造成到晚上,有的還只寫可個開頭。也不知規定的兩天時間內,他們能不能答完這個問題。
科考結束後的第六天,結果便被公佈了出來。三千六百零九名考生,順利透過考試,被朝廷錄用的總計九百一十九人。這一比例應該來說是比較大的了。而這,也讓這次落榜地那些讀書人看到了希望。
歸莊、吳炎等人名字赫然在列。而那位楊和則排名全部錄取考生的第一位。這也在考生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參加“治明”考試的,則只有被錄用十一人。這十一個人,都對如何治理大明提出了自己很好的建議和看法。
有些想法看起來雖然頗有些荒誕不經,異想天開,但獨特的構思,卻讓親自參與批卷地武英王朱斌大為欣賞。比如。一位考生在文章裡這麼寫道:
治明先要治官,官清則明清。他建議在官員升遷的時候,要有當地百姓來考核他的政績。只有透過了百姓的考核,才能在官途上更上一層樓。又談到了目前朝廷有很多官員,年紀已經很大。但卻依然把持著高官的位置。這種情況應該予以廢除……
批閱考卷地史可法認識這樣的看法實在荒誕。那些老官員的經驗、閱歷,對於朝廷來說是一筆無法估量的財富。對於這樣的老官員,必須要重用,豈能因為他們上了年紀而罷官不用?這豈不是白白浪費了他們的才能,又傷了老官員們地心?
但朱斌卻大加讚賞,這和自己目前正在準備實施的退休制度不謀而合。的確。老官員們的經驗是其他人所無法比擬的。但一旦超過了特定的歲數,其思維判斷能力將急速下降,很多輪到在其位而不謀其政的地步……
他專門注意了下這位考生的名字,卻是江南省來地,姓馮,名成,表字龍影。他專門調來了這人的資料,發現這位馮成在當地素以奇怪地言論而著稱。當地的學官給他的評價是“狂放不羈。多與同伴不和,不可用。”
但就是這樣一位“不可用”的讀書人。那張試卷卻被朱斌評為了甲等二級。
隨後,被錄取的考生前二十名,得到了皇帝召見這一特殊地榮譽。本來他們還以為皇帝要親自對他們進行殿試,但前來傳話地官員明確地告訴他們,就僅僅是皇帝召見而已。沒有其它別的意思。希望他們不必為此而專門準備什麼。
這是他們第一次走入神聖地朝廷殿堂,他們驚訝地發現。文武官員們全部坐在那裡上朝。雖然之前他們也曾經聽過,大明朝廷好像有這麼一出,但卻沒有想到這竟然是真的。在這些讀書人的的印象之中,官員們可該是肅立在兩旁,神情始終緊張嚴肅才對的啊……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二十名讀書人的呼聲,就在他們正準備跪下的時候,卻聽上面的皇帝說道:“不用跪,大明朝廷已經取消了跪拜的這一禮節。很快你們也會站在這朝堂之上,天天跪這跪那,你們未必情願,朕現在看著可也覺得彆扭得很。”
二十個人都面面相覷,這朝廷改制得也太徹底了,徹底的都讓他們有些無法適應。坐著議事,不用跪拜,還有多少事是他們聞所未聞的?看來,要想完全適應朝廷的規矩,一時半會的自己還真無法做到!
“誰是楊和啊?”景平帝看著下面的讀書人問道。
“回陛下,草民楊和參加陛下!”
景平帝打量了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