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部分

“聖人乃是你們所有讀書人地老師,豈可說出這樣的話來?你叫什麼名字?”

“學生名叫楊和,表字貫江,亦是山東曲阜人氏。”那青年不卑不亢地說道:“王爺若要處罰我,也請等我把話說完。學生在曲阜生長。放眼看去。曲阜之田十畝裡倒有八畝是孔家的;曲阜百姓不知當今皇上是誰,但衍聖公是誰。卻必然知道。學生請問王爺,這曲阜究竟是朝廷的曲阜,還是孔家的曲阜?不錯,孔聖人的確是天下讀書人地老師,但那卻是過去的事情。我朝新朝新法,更加革除弊制,恢復曲阜氣象。學生的這些話,全是為了朝廷著想,還請武英王三思……”

一眾讀書人聽額面面相覷。這楊和平日裡便喜歡出些古怪言論,有的時候也會評論朝廷政令的優劣之分,不想今日膽子卻大到這等地步,不光評擊孔聖人,當著武英王爺的面,竟然也敢說出武英王爺的不是來……

“恩,好好讀書,好好讀書,不要發些奇思怪想,這對你們即將到來的開始不好,知道了嗎?”朱斌微笑著站了起來:“好了,本王也不打擾你們讀書了,咱們考場再見。”

他倒說走就走,卻把個楊和和一眾讀書人晾在了那裡。等武英王一離開,眾人紛紛為楊和地命運擔憂起來。只怕楊和那些大膽的言論,武英王不會就此饒了他。

“貫江兄,這些話只可放在心裡,怎麼可以當著王爺地面說了出來?”歸莊與楊和有些交情,頓著足嘆息道:“不如趕快追出,向王爺賠個不是,或者王爺不會為難與你。”

楊和笑著搖了搖頭:“我看事情倒未必便有那麼嚴重。武英王從來待人寬仁,想必不會因為這事而怪罪我。我猜,王爺或許過不了幾天,便會派人來找我……”

聽了他的話有些人嗤嗤笑出聲來。這個楊和想來讀書讀傻了,武英王不降罪他就算不錯的了,又豈會派人來找他?難不成,還會給他個官做做?便是做白日夢,也沒有這麼做的。

但誰也想不到的是,還沒有過上一天,楊和地話便得到了應驗。

“你這個讀書人啊,怎麼可以如此誹謗孔聖人,如此不把孔聖人之道看在眼裡?自古以來,孔孟之說乃是正道,多為歷代君王多倍加推崇。本王今日叫你前來,便是要好好地教導你番,讓你從此後不再如此狂妄!”

在武英王府中,面對武英王爺地質問,楊和沒有絲毫的緊張:

“王爺這話只怕未必便是心中想說地了。王爺真的要訓斥我,只需讓學官前來便可,又何必專門將我召到王府?學生心裡猜測,想來王爺還是贊成我的看法多些。”

他那有些憊懶,甚至有些賴皮的樣子,倒讓朱斌笑了出來:

“油腔滑調的哪裡有半分讀書人的樣子,也罷,你倒給本王說說,假設朝廷真的要動孔家,我說的是假設,應該是採取些什麼手段啊?”

笑容浮現到了楊和的臉上,他居然不得允許便自行坐了下來,大大咧咧地道:

“其實真想動那也簡單。本朝太祖初立之時,亦曾嚴厲斥責過當時的衍聖公,並數次將當時的衍聖公,不顧其年老體弱召到南京,而天下計程車子也不見得就有什麼異動了,由此可見衍聖公也不是不可以動的。

不過當時的情況和現在有些不同,當初元蒙統治中原,太祖皇帝驅逐韃子,聲望天下無雙,是為我漢人之大英雄,也正是靠著這份聲望才震住了讀書人。而武英王雖然聲望絲毫不比太祖皇帝差了,但現在天下太平,貿然動了孔家,只怕會引起震動。

學生以為要想真正削弱孔家的影響,不動比動更好。也不給他升王,也不給他賞賜,祭拜孔聖人之時朝廷也不派員參加,就這麼把孔家給晾在一旁,相信隨著時日的推移,孔家在讀書人心目中的影響便會越來越小……這楊和侃侃而談。他從如何削弱孔家的地位,到如何運用好現在在京師中的這批讀書人,說得非常詳細細緻。有許多朱斌並沒有想好的事情,也都在這個青年的嘴中得到了完善。

“我看,你就不要參加這次的科考了。”朱斌心中歡喜不已,嘴裡卻淡淡地說道:“本王身邊正好缺個官員,你就暫時頂了這個缺吧。”

這等於已經直接讓楊和跳過科舉考試,而將他提拔成了朝廷的正式官員,這本是無數讀書人夢想而不可得的美食。本以為楊和會歡欣雀躍,感謝大恩,不想楊和卻認真地道:

“學生還是以為不可。這麼一來,只會讓別人妒嫉學生,誹謗王爺用人之道。學生認為憑藉自己的才華,這科考試必然能夠透過。到時,再讓學生為王爺和朝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