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地風雲 三百三十八 殘忍的笑容
本圖書由aitxt(優樂美。“小果”)為您整理製作 ai txt。c om:2008…12…3 11:47:20 本章字數:4142
雙方誰都明白,這是一場誰也輸不起的辯論,無論是誰輸了,復社和陵社這兩個他們的組織,在聲望和威望上,都將受到沉重的打擊,甚至,會因此而動搖到它們的根本!
陵社的歸莊率先發難。在他心中看來,以傳統儒家的觀念視之,,繼承永遠是第一位的,只要是老祖宗傳來下的的,那就必定是正確的,“三年無改於父之道”,至於“父之道”正確與否,則是絕對不可深論的。
在陵社人士的心目中,祖宗法度是不可變的,只要是變更祖宗法度就是罪名,根本不同考慮當變不當變。莊甚至宣揚越變法越退步、越變法越亡國的言論,主張謹守“祖宗之成法”,以“世世相承,無有窮期”。
其實,陵社之所以那麼強烈反對變法,除了觀念上的保守之外,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利益的貪執與自私,陵社,或者可以稱其為保守派,之所以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最重要的就是因為現在的法制對於他們這個階層最為有利。
這場辯論從歸莊開始,陵社陸續有人上來發表他們的“高見”。復社成員也不說話,只是讓他們盡情發揮。那張溥見自己的弟子,將曾經的弟子說的“啞口無言,也不禁大是得意。
“各位賢良之見解,真正讓黃溪歎為觀止。”待帶一個時辰後,陵社人這才陸續發表完意見。黃溪鼓掌說道:“不過有爭必有辯,不知復社各位賢良以為方才陵社言語如何?”
復社從一開始就是制定下地後發制人的策略,見陵社已經說得七七八八,侯方域這才微笑著道:
“老師果然帶得的好學生,侯方域深表佩服。不過侯方域偶讀史書,卻曾聽說管仲變法而恆公霸業成;商鞅變法而秦國一躍成為強國;神宗變法而增強大宋國力。到了本朝。張居正之一條鞭法,而使我大明國庫充盈。讓侯方域不懂的是,這些古人曾經用過的,做過的,為什麼到了現在就不成了?別地不說。且說本朝太祖,驅逐蒙元韃子之後,廢除連坐法等等各種針對漢人的法規,莫非這不是變法?莫非太祖登基之後,皆因那是前人制定下的法規,因而絕不能動?絕不能改?侯方域愚昧。還請各位賢良賜教。”
侯方域這人人品雖差,但讀的書卻多,為人又聰明異常,引經據典一張嘴說起來又是伶牙俐齒,滔滔不絕。他說的明太祖朱元璋改元朝制度,本就是偷樑換柱,調換概念。朱元璋改蒙元之法本就是改朝換代地事情,是為所有漢人能接受的。但到了侯方域的嘴裡。卻成為了另一種形式的“變法”。雖然朱元璋和朱由斌同樣是個“變”字,但此“變”非那“變”。兩者間變的程度、方式、目的、效果大不相同。就兩出發點也根本不一樣。但這樣一說,卻讓陵社地人一時不知該從何處介面。
錢謙益介面道:“變法,變法,唯有變才能使國家富強,百姓安樂。這是天下人盡知的道理。便連那為人所不齒的閹人劉謹亦知道變法,以寡婦再嫁而減輕百姓負擔。難道連先生這樣的大良卻不如一閹人嗎?”
張溥聽得目瞪口呆。大明武宗年間,太監劉謹把持朝政,是為“八虎”之首。但在武宗無暇打理國事,太監劉謹專政之後,這位在歷史上向來遭人咒罵的宦官,卻絕非無能之輩,也從來沒有將國政當成過兒戲。
他完善了官員制度,在打擊官員失職和貪汙腐敗上不遺餘力。他的一套改革措施還包括降賦稅,減輕農民負擔等等。以及寡婦必須嫁人,死後不安葬者立即火化等等一系列變法,都在極大程度上減少當時百姓們沉重的負擔……
最值得一提的是,劉謹雖為宦官出身,但他專權期間卻禁止太監干政,限制宦官權力,他地親信都是外臣,如內閣學士焦芳、劉宇、曹元,尚書畢亨、朱恩等,並無一個宦官,以至劉謹以太監的身份出身,卻反而遭到了內廷嫉恨。
復社本就是有備而來,為了這場早晚會到來地辯論,不知下了多少苦功。而反觀陵社眾人,卻都是倉促應戰,在復社咄咄逼人的攻勢下節節敗退。
到了後來張溥被迫親自應戰,但他所說的無非是不斷重複祖宗之法如何如何好,一旦變了將會使朝野打亂等等。這話才一說口,就遭到了復社的猛烈反擊,這位天下士子的領袖也因抵抗不住而面紅耳赤!
到了天黑掌燈時分,辯論地勝負早已分出。那陵社眾人雖然還在那竭力反駁,但明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