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2部分

鄉僻野,吃了上頓愁下頓。但物質上地困窘卻並沒有消磨其胸中的激情。一有機會還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旁若無人。原因就在於他們相信,自己是道統地繼承人。

帝王之統是為“治統”,儒者之統則是“道統”,二者的領域裡各有各的“王”,天下的讀書人堅持這一點,皇帝們也一度是認可的,但是到了朱斌這就行不通了。

朱斌始終堅定地認為,天下之能有一個王,一個領袖,無論是在政治權利上,還是在精神領域,國家為精神思想提供一個展示自己地舞臺,但精神思想卻必須為國家利益而服務,這是朱斌心裡最低的底線。

“你親自去趟曲阜。”朱斌定了定神說道:“你告訴那個孔興燮,朝廷是很尊重孔家地,因此正在商議封王事宜。朝廷上對這事的議論很多,但還是贊同的佔了上風。希望孔興燮不要因為張溥餘黨的事情,給那些反對者以藉口攻擊……”

黃溪很快明白了武英王話裡的,他這是要以封王為交換條件,讓他交出那些人來,同時穩定住孔興燮之心,而後,便看準時機,給予孔興燮致命一擊,以孔興燮的性格來說,用王位來交換出那些其實對他並不重要的人,肯定是一件大有利益可圖的事情!

在景平元年這一年間,發生了太多的事情。

這一年,朝廷換了兩位皇帝,從崇禎帝到景平帝。這一年,大明京師被破,面臨亡國的危險,但卻靠著忠勇武英王和他的江南軍,繼續頑強地延續著自己的生命,並開始向一個大明從來沒有到達過,甚至是歷代帝皇都沒有到達過的高度邁出了第一步。

這一年,在景平帝登基後,先後冒出了隆武帝、弘光帝,甚至是李自成和張獻忠這樣的“皇帝”,但最後大權還是歸於了正統政府。

這一年,曾經強盛的滿清,在經歷了山海關大戰後,元氣大傷,正在以一種驚人的速度下滑,大明邊境的那麼多年來的威脅,在一天之間竟然消失的無影無蹤。反倒是駐紮在邊境四鎮的大明將士,對滿清採取了咄咄逼人的進攻姿態。

這一年,曾經危害大明王朝多年的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兩股流寇,終於被驍勇精銳的江南軍平定,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兩個最大的流寇頭子,也為他們自己曾經做過地一切。而以生命為代價來償還了自己的罪行。

這一年,大明軍隊開始向海外進軍。巴達維亞、東胡、暹羅,都出現了大明將士的身影,大明的影響力和進取決心,終於出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它告訴那些西洋人,大明並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防守型國家。大明一樣有著銳不可當地攻擊性。

這一年,作為曾經復社的創始人,天下士子的領袖張溥,因為反對變法,而策動萬人上書。干擾朝廷政令,最終事敗的他,採取了自殺這一極端的辦法來洗脫了自己。

而在這一切地背後,始終都站著一個巨人的身影:義烈忠勇武英王朱由斌!不錯,大明的皇帝是景平帝,但所有人都知道。大明其實是武英王的大明,他就像一個舵手一般,竭盡自己的全部智慧和能力,操縱著大明這艘龐大的戰艦闢波前進……

十一月地中旬,一支兩千人的軍隊開進了寧陽府。這並不是大明的正規軍隊,而是朱斌親手才組建的,被命名為“玄甲軍”的武裝。實際上,這是朱斌根據自己那個時代武裝警察的構思。而精心組建的起來的部隊。

軍人地主要職責是保衛國家,開拓疆土。而將軍隊過分使用在地方上,只會不斷降低正規軍的戰鬥力,而僅靠衙役維持地方治安,並不足以應對一些突發狀況。在這樣地基礎上,“玄甲軍”這一特殊武裝便應聲而出。

玄甲軍的組成。主要為退役的老兵。士兵選拔中被淘汰下來,但有潛力的年輕人。以及部分現役軍隊,使用的裝備除了尖端武器外,與正規軍差異無己。而高階指揮官,則全部由正規軍將領擔任。

而他們地總指揮官,則是在山海關戰役、平定福建時中立下過赫赫戰功地孟志軒。

當兩千名全身穿戴著玄色衣甲計程車兵才一出現在寧陽境內,很快便引起了人們地好奇。甚至連那些正在等著整編的明軍,也都好奇地對著這支威武的隊伍指指點點。那些抗在肩上的火槍,有的他們根本就沒有見過。

早就得到通知的寧陽代理知府,很快迎進了孟志軒和他的玄甲軍。孟志軒這次從武英王那接到的命令很簡單,逮捕“遊俠”鐵鞭金和他的同黨,武英王鄭重地告訴他,這是玄甲軍組建後的首次出征,一定不能出現任何的差錯。

被緊急從福建召回,擔當玄甲軍總指揮的孟志軒,其實心裡非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