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滿身血跡大為駭然地齊府家人一笑道:
“齊忠德肆意誹謗朝廷,翟遠、周伯緯今日為國除害!”
齊忠德被刺案迅速震驚了大明朝廷。齊忠德雖然被罷免了官職,但在朝野中卻還有著一定地影響力。他的家人和門生弟子,抬著齊忠德地棺木,在紫禁城外痛哭流涕。要求朝廷迅速破案,儘早緝拿兇手歸案。
而因為齊忠德歷來與武英王朱由斌不和,常常辱罵武英王,因此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武英王朱由斌地身上。對此根本就不知情的朱斌,在莫名其妙的情況下,就成為了“刺齊案”最大的嫌疑物件。幾乎大部分的官員都在心裡認定了這事是武英王做地。
這對於武英王的聲譽將產生很大的破壞,對朝廷新政的推行也將帶來負面影響。朱斌勃然大怒,在大明律才開始推行的關鍵時刻。卻發生瞭如此重大的案件。他火速召集黃溪和駱養性二人限期破案,將事件地真相公佈於天下。
但接到了命令的黃溪。卻在駱養性領命離開後,對朱斌說道:
“這案子並不難破,齊府的管家是我安排監視齊忠德的,據他在門外偷聽的結果,兩名兇手在刺殺齊忠德之前。說了兩句話。日月昭昭,天佑吾皇。而據我所知,這兩句話,這兩句話其實是……”
見他吞吞吐吐的樣子,朱斌怒道:“說!”
“日月昭昭,天佑吾皇是武英社的秘密口號!”黃溪咬了咬牙說道:“武英社每逢秘密召開會議的時候,都會引以這兩句口號。這案子必是武英社地人所做。王爺,他們無法容忍任何人說你的壞話,這些人都在他們地剷除範圍之內……”
日月昭昭,天佑吾皇!
這個吾皇一定不是指的景平帝,只可能是一個人,那就是自己!朱斌雖然知道武英社都是一些對自己無比崇拜,狂熱的青年軍官組成,但卻沒有想到他們激進到了這個地步。
這些青年軍官,空有著滿腔的熱血,但在政治上卻實在太幼稚了。他們這麼做,不是在維護著自己的聲譽,根本是在那摧毀自己,摧毀朝廷正在推行地新政。這份惡劣地影響,在短時期內很難消除。
但也許對於他們來講,這些激進的青年軍官根本就在在乎什麼政治,他們唯一關心地,就是如何保護好武英王,如何刺殺一切反對武英王的人,在他們的眼裡,武英王就是他們心中的神,也只有武英王才能夠帶著他們建功立業!
他們無視死亡,無視自己的生命,也無視大明律。他們似乎覺得自己年輕的生命,能為武英王而死是一件光榮的事情。他們這麼做有錯嗎?對他們自己來說,這裡根本就不認為有任何做錯的地方!
“查,把這兩個人給我查出來。”朱斌的語氣有些低沉。
其實根本就不用黃溪去查,在當天下午的時候,翟遠和周伯緯便自己投案自首。他們交出了殺人的兇器,把作案的經過說得清清楚楚。甚至連那個充做內應的馬二子,也在其後步了兩人的後塵。
他們在說完了自己作案的經過後,表情顯得非常輕鬆,居然還在那談笑風生。
而這三人的身份,更加讓審案子的官員吃驚。翟遠,周伯緯,六級遠軍校尉;馬二子,一級前驅司尉,都是有著大好前途的青年軍官。
尤其是翟遠和周伯緯兩人,戰功多得讓人眩目。山東之戰,當初不過是個把總的翟遠,率軍在幾百名流寇包圍中死戰不屈,居然以幾十名部下,生生擊潰了幾百流寇。
周伯緯,山海關大戰,在孟志軒等人的指揮下,第一個衝進山海關,第一個殺了韃子,第一個把大明的戰旗插到了山海關城樓。
那馬二子也不是普通人,雖然從軍經歷和招遠周伯緯想比不長,但卻被上司評價為智勇雙全,一年之內必能晉升到校尉。
負責審理的官員見事情已經牽涉到了軍方,並且這兩人都是武英王愛將徐軍的部下,已經超出了自己的職權範圍。思來想去,終究還是把這個皮球,又踢回到了武英王那。
朱斌心中憤怒、哀傷,這麼年輕有為的三個將領,難道就因此而摧毀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他們在未來的戰場上,一定都是明軍未來的棟樑,是大明軍隊的支柱。但是,殺害一個只因反對自己的無辜者的行為,卻已經嚴重觸犯到了大明的律法。
自己是法律的制定者,執行者,自己不想殺了這三個年輕有為的軍官,但又怎能饒過自己一手製定的法律?
徐軍在得知自己部下的事後,在明知武英王脾氣的情況下,還是硬著頭皮找到了武英王為自己得意的部下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