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人的見證下,道家天道院與人道院放下自春秋戰國時結下的舊怨、放下了理念之爭所帶來的種種芥蒂,合二為一,於長安城外梅花山組建道家新的象徵——“天人道院”。從此,躍升文道百家之首。
ps:ps:第二更,四千字大章,開啟下一卷啦。求自動訂閱、求贊、求月票、求推薦票、啥都求、打滾兒求啊啊啊……
第九十六章重陽拍賣會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已是九月,西北的長安城早早的迎來了秋色,滿城黃葉,朔風席捲。
無論什麼時候,長安的東市總是繁華熱鬧的,熙熙攘攘的人群流淌不息,道路兩邊林立著各種店鋪,挑著擔子的小販也選擇最好的地方吆喝不停。
在人群中,卻有兩個黑衣少年郎看起來殊為顯眼兒,尤其是其中一個還披著純白色的狐皮大氅。白狐本就少見,那大氅則是選取白狐身上最好的一塊兒稍比巴掌略大的腹皮縫製,少說要用上百條白狐!可謂千金難求!
因為陰天,長安城的天氣更陰冷,大病初癒的楊文才不得不一副冬日打扮,倒是他身上的狐皮大氅,這是北宮伯玉當初打賭輸給他的,北宮伯玉……不,現在是蕭伯玉,他已經改姓為蕭,認了蕭老太監做了幹爺爺。蕭伯玉說到做到,花了大價錢才給楊文置辦了身上的狐皮大氅。
漫無目的的走著,北宮伯玉唉聲嘆氣:“認了個老太監做幹爺爺,心中怎麼想都不爽利啊!”
“得了吧!別得了便宜還賣乖!”,楊文哼哼著說道:“怎麼不見你拿人家東西的時候說什麼老太監?一口一個蕭爺爺,叫的親切著呢!”
“算了!反正蕭爺爺不在,咱又對北宮伯玉這個名字感情深,該咋叫就咋叫!”,北宮伯玉懶得去想那些煩惱事兒,卻是感嘆道:“最近發生的大事可真是不少,嘖嘖。沒啥想法?”
的確。從八月中旬開始至現在。帝國真的發生了不少大事兒。儒家大學書院從洛都城搬遷至長安城。道家人道學說半聖松風道長,成為近十年來第一個身隕的聖人。道家人道學說與天道學說的合二為一,建立“天人道學院”,實力大增,重新佔據文道百家之首的位置。墨家學院從南方搬遷至司隸州的函谷關。聖皇接連將洛都城周邊包括陳留王在內的藩王封地收回……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引人矚目的大事兒,無論是誰都要關注。
“文道學說蠢蠢欲動,天家皇族更是如此……這天下啊。遲早要出事兒!”,楊文感嘆了一句,問道:“書院現在如何?昭王李馭、林小侯爺、褚胖子他們在不在?”
楊文養傷養了很久,還沒去書院過。
北宮伯玉咧嘴道:“都在,當日咱們從洛都城出發的時候這三位都沒見影兒,誰知道他們怎麼來了。林小侯爺啥德行你不知道?整天渾渾噩噩的混日子。褚胖子那人心眼兒多,不愧是鉅商之子。倒是那位昭王看起來頗為反常,我很好奇他現在腦子裡到底是咋想的!”
“哦?有何反常?”,楊文順口便問。
北宮伯玉道:“按道理來說吧!他是天家削藩第一刀,被收了封地、遣散了私兵。心中肯定有點鬱悶才對啊!可他現在看起來跟從前沒啥區別,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該樂樂。簡直跟那位林小侯爺一樣沒心沒肺!”
沉吟許久,楊文搖頭道:“他不是沒心沒肺,而是對這個情況早有準備。有道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天家要削藩,拿他作為第一刀,他能怎樣?難道要打著勤王的名號起兵造反?別逗了,就昭王府那點兵馬,聖皇只需要動動手指頭,就能碾死他。如果他聽話的乖乖就範,還能作為榜樣得到天家的厚賜……昭王李馭,不是那麼簡單的人!”
“也是,看那小子也不是啥好鳥,又精又賊!”,北宮伯玉拍拍腦袋,笑道:“對了,今晚就是重陽節拍賣盛會,還有詩文會,那位褚胖子讓我帶信兒給你,邀你參加!”
楊文點點頭,道:“我是沒啥興趣兒,不過可以去開開眼界嘛!也許,見一次少一次呢……”
北宮伯玉聽出了楊文的弦外之音。事實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帝國亂象將起,始於削藩。從古至今,削藩這種事情沒少發生,但每一次都是血流成河才結束。也許聖皇現在看起來挺威風的,不斷地回收一些小藩王的封地與私兵,但等他將手身上有實力的藩王,如同靠山王、蜀王等,那時候就會出亂子了……
偏偏聖皇現在愈老愈昏庸,見幾個強盛的藩王不表態,就以為是自己收拾了幾個小藩王震懾了他們,讓他們怕了、不敢妄動了。從洛都那邊傳來訊息說,許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