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文華殿。
“於尚書,有問題嗎?”
大殿中迴盪著朱祁鈺的聲音。
“沒問題。”
于謙很平淡的回答。
“那麼,金尚書,這欽差,還得你去一趟。”
朱祁鈺看向金濂,這位尚書,算是尚書中除于謙外最年輕的了。
聞言,金濂回道:“臣,遵旨。”
他們現在說的,便是寧波舟山一事。
從傳回來的訊息上看,確實是地方官紳和海寇勾結搞私市,而且還不小。
最重要的是,這事,在當地可不是什麼稀罕事,可問題是,朝廷並不知情。
“現在,諸位可該理一理禁海政策了。”
朱祁鈺也意識到了,大明幾代帝王實施的政策堆疊在一起之後的亂象。
“朕記得,若小民撐使小船,於海邊近處,捕取魚蝦,採打柴木者,巡捕官兵,不許擾害,可有此例。”
詢問的物件自然是金濂,畢竟身為刑部尚書,律法的掌管者,這種事,金濂必須記得。
“確實如此。”
金濂回答道。
“可是,為何浙江會禁人捕魚?”
朱祁鈺敲了敲桌面,這個問題可不小。
“陛下,當時浙閩沿海海寇不絕,驚人捕魚,也是為了百姓身家性命。”
金濂緩了緩隨後繼續解釋:“自從胡元徵倭失利後,不少倭寇便以為大明好欺負,紛紛來此尋求富貴,再加上張士誠、方國珍等餘孽逃往海外,才出此下策。”
“那為何時到今日,還是…”
朱祁鈺話說到一半,隨後臉上帶著玩味說道:“懂了,祖宗之法。”
這話一出,這些尚書的臉有些掛不住了。
祖宗之法,所以就算時過境遷,也沒人想著去改變,再加上朝廷處理的政務本來就多,還不重視海洋利益,逐漸演變成現在的結果。
就好像正統年間,寧波知府就曾上書開放浙江漁禁,換回去的是,上不允。
不僅是大臣們抱著祖宗之法不放,一些皇帝也是一樣。
建設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哪有御駕親征來得爽。
“這就是祖宗之法?”
朱祁鈺的話中帶著調侃,更多的是輕蔑。
“陛下,並非如此。”
一片沉默中,于謙站了出來,道:“當初事情複雜,不少人披著漁民的外衣,從事非法私貿,更是與倭寇勾結,為禍沿海,才有此法。”
朱祁鈺抬起手,打斷了于謙的話,道:“於尚書知道朕的意思。”
于謙也閉嘴了,不管當初有多大的麻煩,那麼,到現在都還沒解決,而且還不斷演變成民亂,這是為什麼?
有人為民請求放開海禁,也有人為己,以祖宗之法不可變,阻止開放海禁。
但是,並不是說請求開放的,就一定是好人,而阻止開放的,就一定是壞人。
兩者都有充足的理由,而解決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發展力量。
可是,這又牽扯到了文武之間的爭執。
一條條線纏繞在一起,撕扯起來,有些線就會被扯斷。
朱祁鈺理解這些,所以才打斷于謙的話,繼續道:“法律不過是道德之底線,老生常談的話,朕不想多說,可是,撥亂反正是必須的。”
頓了一下,朱祁鈺才繼續道:“王尚書,科舉日近,擴招山西、陝西名額,增添遼東,浙江與山東略微削減。”
明朝科舉對於各地的選拔都是定額的,而這個額度,便是皇帝用來調控和拉動地方學子的手段。
這個時代,進京趕考根本不需要學子花費什麼,故事中的十年寒窗苦讀,還要借路費,巧遇富家千金這種事,大多都是騙人的。
對於科舉的重視,朝廷從路費到住宿,各地驛站都會為考生提供,還有公車接送。
各地官田中,也有撥出一部分資源地方學堂。
當然,前提你必須讀出頭,過了地方童試才會有之後的一系列待遇。
朱祁鈺並不是那種容易服軟的人,和朱元璋差不多,南方不安分,那麼就直接削減其上升通道。
而與朱元璋不同的是,朱祁鈺會在乎輿論。
等到舟山之事發酵,大多數百姓都會知道,朝廷為什麼會削減浙江和山東的名額。
“臣,領旨。”
王直躬身說道。
山東削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