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兵多糧足,且不但有諸葛亮為之謀,今日更得了鳳雛龐統還來,荊州聲名最旺的“臥龍、鳳雛”已然是盡歸於自家帳下,這使得劉備在荊州聲勢大漲,一批隱居民間田野之士紛紛來附,半年之內已然徹底站穩了腳跟。
“丞相,劉備縱然盡得諸葛、龐統二人輔佐,但他根基畢竟淺薄,當前之急依舊是鞏固荊州,想要北上短期內是萬不會的。如今可慮的反到是那江東,這兩個月來孫權66續續的向淮南遷徙了二十餘萬百姓,已經填充了淮南大半空地。這二十萬百姓連上淮南餘下的三十萬舊民,合上劉憲時墾下的百萬良田,只要一季,待到夏收後淮南便可供給自足。”打仗是永遠少不了糧食的,沒有糧食再精銳的部隊也要束手待斃,當年曹操可沒少吃缺糧的虧。荀攸作為尚書令對糧秣消耗自然萬分熟悉,那江東先是赤壁大戰接著又是二十餘萬百姓遷徙,便是之前存下了再多的糧草,此刻怕也已經用去了大半,想要短時內再次向壽春動大規模進攻可能性極小。但若是到了今年夏收後,淮南一地的糧食怕就足夠支撐江東大軍大打出手了。“細作回報周瑜近日連連抽調廬江的兵馬屯於合肥,並大力修築合肥城池,且不時派軍騷擾於壽春城下,其意不可不察。”
“丞相,江東精於水戰,若讓他們攻下了壽春,得了淮水之利,那再想圖恢復怕就難了。”荀攸之後,程昱出言。“況且還有劉憲先例,他就曾遠就臨淮,得營一支淮水之師,尋覓於淮水之上既可接送掠寇之徒入境,也能斷壽春糧秣之命脈,若非李元達用命,冒死截了廣陵之糧,怕那時候壽春就已經丟了。
因有劉備在,劉憲與陳元龍交情不菲,丞相嚴令元龍運糧壽春,礙於顏面劉憲從無阻攔,至此壽春之危始解。可週瑜卻不然,他與陳元龍沒一絲一毫的交情,反而江東與元龍還有血仇大恥,周瑜若是從曲阿調一支水師大軍,屯駐破釜塘(洪澤湖漢時的稱呼),經營淮水,那壽春便是此刻已經囤積了三萬之眾,怕也是難逃一劫。”
“仲德此言說的不錯。”曹操眉頭皺得死死的,他心中本沒把江東當做一回事,可聽了荀攸、程昱這麼一言,卻是深感危機。
壽春是一定不能丟的,否則徐豫皆不得安定,可想保下壽春就一定要順通壽春通往徐州的水道,也就是要保住淮水的控制權。可自己手中那裡能變出一支百戰水師來。
“丞相,如今之計只能先在淮水中設下攔江鐵索,以阻江東水師。然後在夏收之前抽調各地大軍雲集壽春,做泰山壓頂之勢一舉蕩平合肥。如此不但可保徐州無事,還是遏斷江東北圖徐豫,進取中原之心。”賈詡捋著三寸短鬚,繼續向曹操進言,“江東自孫策時起就一直妄圖中原,如今淮南事壞,他們想要進取中原,便只能西圖荊州,如此孫劉聯盟……”
“文和好計謀。”曹操一拍桌案當即叫出聲來,“只是我大軍遠征淮南,恐那西涼來襲許都。前在赤壁之時,軍中就有訛言,亦傳馬韓入寇之事,今不可不防啊!”
“丞相,以愚所見,不若降天子詔加馬騰為徵南將軍,使討孫權,誘入京師,先囚此人,以懾西涼,則南征無患矣。”荀彧靜聽了荀攸、程昱、賈詡三位人傑之後,也為曹操設了一計。
“此計大妙,本相這就遣人齎詔至西涼。”
曹操退去了重臣,一邊下令抽調冀並幽青徐兗等六州兵將,一邊遣人快馬攜帶詔令去見馬騰。
馬騰字壽成,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父名肅,字子碩,桓帝時為天水蘭幹縣尉;後失官流落隴西,與羌人雜處,遂娶羌女生馬騰。騰身長八尺。體貌雄異,稟性溫良,人多敬之。靈帝末年,羌人多叛,騰招募民兵破之。初平中年,因討賊有功,拜徵西將軍,與鎮西將軍韓遂為弟兄。
許都距離西涼數千裡之遙,但來使一路快馬疾行,僅僅二十日便已經趕到了馬騰處。
這日馬騰奉詔,便招來一應子侄商議:“我自與董承受衣帶詔以來,與劉皇叔約共討賊,不幸董承已死,玄德屢敗。我又僻處西涼,未能協助玄德。今其已得荊州,且遣使來連,我正欲展昔日之志,此刻曹操反來召我,表我為徵南將軍,當是為何?”
“父親”,長子馬英勇絕倫,在西涼羌人之中宣告遠揚,有天威神將軍之稱,“曹操老賊奉天子之命以召父親。今若不往,彼必以逆命責我矣。可若去了,怕是會生不測。”
“曹操心懷叵測,叔父若往,必遭其害。”馬岱雖然是馬騰的侄兒,可一身武藝非凡,卻智略兵法,在馬家的地位反倒在馬騰二子馬休、三子馬鐵之上。
“孩兒願盡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