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8部分

而放棄南京,又會被社會輿論和政敵指責為投降和賣國。正是基千這樣的心理,所以他希望在南京進行一下象徵性的短期抵抗,以應付社會輿論。但唐生智的充滿愛國漏*點的死守南京建議,在道義上盡佔上風。社會輿論為此也大唱讚歌。這些使得蔣介石逐漸堅定了死守南京的信心。

面對會議桌兩旁正襟危坐的部下,老蔣越說越激動:“我在外面,自當調動部隊前來策應首都。我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雲南等幾方面的部隊已經在向南京開進了二首都還是有希望能守住的。即便萬一有什麼不幸,那也是成了保衛國家的民族英雄!人誰不死?我們要看死的價值和意義,在這個偉大的時代中,能做這件不平凡的工作,是何等斃,榮!”

接著是唐生智發言,他以悲壯的語氣表示願與請將領共負守城的責任。誓與南京共存亡。

聽著臺匕唐生智大放厥詞,沈修文暗自嗤之以鼻。如果說老蔣是考慮政治和外交因素,極力主張守南京的話。那唐生智就是一個利慾薰心的投機者。拿南京十幾萬將士和數十萬平民的生命去換取自己的前程。

南京地處長江的彎曲部位。西北兩面背水,正是兵家所謂的“背水一戰”的絕地,在冷兵器時代高山大江都是天然屏障,易守難攻。但是如今是熱兵器時代,完全倒過來了。高山大江成了守軍的死地。在坐的所有將領心裡都清楚這個道理小但此時誰也不敢說。

自從七月二十日,國民政府正式宣佈遷都重慶之後,整個南京城一片人心惶惶,有門路的都在千方百計的內遷。南京的火車票、輪船票一齊上漲,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價錢都買不到。沈家要不是有自己的船隊。前兩天沈修平、何真如、俞文紈她們回萬縣還是問題。此時的沈修文根本沒有心思考慮如何守衛南京,其實他也不用考慮,從上軍校那會一直到現在,南京的地圖都快翻爛了,整個南京城以及外圍也都有他走過的腳印。綜合南京的地形,結論只有一個守南京只能守外圍,外圍如果失守,那就真正成為一塊死地。

沈修文現在的腦子裡想的就是南京城裡的平民該如何疏散,萬一失守部隊該如何撤退。但是唐生智在洋洋灑灑地大講如何死守南京,如何與南京共存亡。老百姓的疏散,萬一失守部隊如何撤退卻是一字不提。

“國家的首都要靠你們來保衛。你們大家都說說。”唐生智一番慷慨陳詞的長篇大論結束後,蔣介石微笑著看著與會的將領們說道。

熟悉這位委員長的將領們都知道,這是到了該各自向委員長表決心的時刻到了。儘管心中無奈,但一個個還是站起來慷慨陳詞,誓與首都共存亡。但是至於心裡的真實想法,也只有他們知道了。

沈修文的資歷最淺,自然輪到最後一個發言。沈修文知道今天的會議是避免南京大屠殺最後一個機會,他不管怎麼樣也要抓住這個機會,棄守南京顯然是不可能了。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快疏散市民,避免城破後平民遭到屠殺。

”軍人當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保衛國家為神聖使命,我們榮譽第一師上下全體官兵早已做好殺身成仁的準備,誓死保衛首都,揚我中華國威。”

沈修文的一番取義成仁。揚我中華國威,很合蔣介石的胃口。他最看好的就是能和自己保持一致的將領。再他看來,軍人就應該是純粹的軍人,服從命令,服從自己的命令,這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軍人。更何況。沈修文是他看中的,著力培養的。繼保定系和黃埔前幾期之後的第三代年輕軍官的代表。

“好,光復說的好。”蔣介石在擊掌稱讚的同時,笑眯眯地說道:“光復。你在泓滬戰場的表現非常好,特別是松江保衛戰,掩護了泓滬主力的撤退。我希望你們能拿出松江保衛戰的精神。來保!”口

“校長示。學生銘記在心。學生自當率部拿出松江保衛戰的精神和日軍寸土必爭。不過,不過,校長,學生還有顧慮。”沈修文故意表露出一番憂慮的神色說道。

“說。有什麼顧慮儘管說出來。我剛才就說過,南京要靠你們去守,我負責給你們解決問題。”儘管沈修文的話有些突兀。不過蔣介石的心情不錯,揮了揮手說道。

“校長。松江保衛戰。之所以能取得勝利。全在於開戰之始,松江城內的老百姓早已撤離一空。這樣學生以及所有保衛松江的將士才得以放開手腳,外圍失守,就和敵人展開巷戰,讓敵人每前進一步定要付出血的代價。但是校長。現今的南京有幾十萬乃至上百萬我們的同胞,一旦南京成為戰場,我們這些同胞將會受到戰火的塗炭,而我們也勢必無法放開手腳和敵人決戰。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