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時,淩統卻神色凝重道:“就算我們趕在吳侯進據壽春之前起事,但只怕還有一件極重要的事要解決。”
“什麼事?”潘璋和蔣欽齊齊望向淩統,精神跟著緊張起來。
淩統頓了片刻,默默的道出了四個字:
“師出無名。”
潘蔣二人聞言一震。
淩統說得確實沒錯,說到底,無論是周瑜,還是潘蔣二人,名義上可都是吳侯孫權的臣子。
以臣子的身份,公然“背主”自立,除非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否則,何以叫士卒信服,何以不讓天下人視他們為不忠不義之徒。
“這個……確實是一件棘手之事。”蔣欽皺眉說道。
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的望向周瑜,在這件事上,還得靠他們的“主謀”來做決斷。
周瑜淡若浮雲的目光中,閃爍著某種複雜的神色。
似乎是某種憤恨。
那是來自於對孫權的憤恨。
他自問對孫氏忠心耿耿,當年孫策去世,孫氏的基業危如累卵,是他在危難關頭,力挺孫權,扶他坐穩了江東之主的寶座。
赤壁之戰,又是他再解孫權倒懸之危,乃至他以身負重傷的代價,為孫權打下了南郡。
周瑜自問自己對孫權,可以說是勞苦而功高。
可是,換來的卻是什麼。
哪怕沒有封賞,沒有加爵,只有一點點微不足道的信任也好。
可是那碧眼小兒,只會玩弄權術,用那樣卑鄙的手段對付我。
那時的周瑜,心灰意冷,掙扎在死亡的邊緣,幾乎鬱鬱而終,如果不是劉封的出手相救,焉能有今日。
所以,自從周瑜向孫權再度請戰出山時,他就早已篤定了決心。
孫權這個短視的奸詐之機,根本不配再做我周瑜的君主。
在周瑜看來,無論是攻下合肥,奪佔壽春,還是攻取下邳,他都是在為自己開疆拓土。
而今,‘孫權打算移治所於壽春,分明是打算來摘現在的果子。
到了這個時候,周瑜不得不將他的計劃提上日程。
今日他召集這幾位信任的將領前來侯府,為的便是商議著共舉大事。
憑藉著極高的威信,蔣欽等人對周瑜的忠心遠高於孫權。
況且,前番藉著開發淮南為藉口,周瑜已不露痕跡的將諸將士的家謄盡數移居於淮南。
後顧之憂已無,諸將對周瑜的自立自然是更加放心追隨。
在他們看來,周瑜是遠比孫權更有前途的一位雄主。
雖是如此,但這“師出無名”四個字,卻如同枷鎖一般束縛著諸將,讓他們放不開手腳。
看著一張張焦慮的臉,周瑜卻只淡然一笑:“諸位放心,所謂的師出無名,我早有應對之策。“諸將聞言精神為之一振。
“來人啊,把我們的新主去請來吧。”
周瑜拍了拍手,心腹的家丁便聞令而去,過不多是,一名俊朗的少年便從別室傳人堂中。
當蔣欽等人認出這少年時,神色間瞬間為驚喜所佔據。
那少年,正是孫策之子,孫紹。
當年孫策遇刺身亡時,孫紹才剛剛出生不久。
儘管從小沒有父親,但或許是因為繼承了父親優秀的基因的緣故,孫紹自幼便練就一身的武藝,長大之後,更是生得相貌堂堂,眉宇舉止之間,不乏其父灑脫俊美之風。
按照東吳的制度,兵為將有,將門之子長到一定年紀之後,便可擁有自己的部曲,征戰沙場,建立功勳。
東吳諸將中,不少人的子弟都已擁有自己的部曲,為國效力。
惟獨孫紹,其叔孫權卻以孫紹乃其兄唯一血脈為由,堅持不讓孫紹帶兵上戰場。
實際上,孫紹一直都處於其兄用“榮華富貴”和“叔侄關愛”,所設下的變相的軟禁中而已。
孫權根本不想讓孫紹建功之業,因為他怕他的這位兄長之子在江東樹立威望,影響到自己權位。
畢竟,這江東的基業乃是孫策一手打下來的,當年如果不是孫紹年幼,這江東之主的位子,絕對輪不到他孫權來坐。
先前周瑜在打下徐州之時,就預料到孫權很快就要遷治壽春,故而當他從下邳南歸時,便秘密派人將孫紹從建業接出,藏匿在了侯府之中。
當蔣欽等人看到孫紹的一瞬間,頓時便明白了周瑜的用意。
他們的美周郎,這是打算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