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4部分

承認失敗了,只好不甘地打出了底牌。

底牌,其實他早就準備好了,不過和所有的政客一樣,都想提一點有利於自己的附加條件,不料夏想完會不吃這一套。

何江海的做法也是無數政客的慣用手法,就和中央的政策本是好政策,但到了省裡執行的時候,會適當加一點有利於本省的料。

同樣,到了市裡執行的時候,又會被市裡微調,而到了具體執行者手中,又會抱著撈一筆是一筆的想法具體實施。

層層盤剝之後,再好的政策也會變味。

夏想很清楚何江海的伎倆,也不和他鬥智,乾脆連他的話也不接,讓他直接自討沒起,因為現在他連談判的資格都沒有了,還想鬧那樣?

夏想肯來,不是和何江海談判,是和何江海身後的勢力談判!

何江海還以為他有討價還價的權利?夏想心裡一陣冷笑,同情是同情,但同情代表不了政治,在夏想眼中,何江海已經被剝奪了政治權利終身。

何江海雖然無奈,但也必須低頭了,在夏想面前,他的人格已經破產了

“夏書記,昨天,“我已經向中央提交了辭呈!”

何江海的第一句話就讓夏想大吃一驚!

吃驚的不是何江海遞交了辭呈,也不是何江海在已經遞交了辭呈的情況之下,還有足夠厚的臉皮和他討價還價,而是何江海辭職背後的政治意義。

還有政治手法。

必須承認,何江海揹著省委主動辭職的做法,十分高明,並且在接下來的較量中,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權,也顯示出了當機立斷的高明的政治素養的一面。如果夏想所猜不錯的話,此計,應該是葉天南的主意。

戰場之上,有哀兵必勝的兵法,同樣在政治之上,也有哀兵必勝的手法。何江海以弱示人,主動提出辭職,擺出了高姿態,雖然和當年葉天南的辭職手段如出一轍,但和葉天南當時假辭職真進步的做法相比,何江海的辭職必定是真辭職。

以退為進,雖然以何江海現在的狀況,辭職申請一旦上交,中央肯定會順勢批准,但既然做出了姿態,再加上背後有人說情,對何江海的處分肯定會減輕許多。

人治,就要講究人情,畢竟人家兒子都死了,出於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出發,出於維護齊省的大局出發,何江海的問題最後會是一個什麼處分,恐怕就不會是很樂觀的結果了。

還好,夏想和周鴻基所想的不一樣,周鴻基還以為可以一鼓作氣置何江海於死地,其實在何江海兒子一死,而袁旭強提前退下的風聲傳出之後,夏想就敏銳地意識到事情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一中央的立場可能緩和了。

不出夏想所料的話,最後估計還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至於如何皆大歡喜,就看各方退讓的程度了。

夏想沒有說話,只是一臉沉重地拍了拍何江海的肩膀。

何江海至此才真正露出了一臉灰白,再次嘆息:“辛苦了一輩子,落了這樣一個下場,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自怨自艾一句,又說,“我有話就直說了,夏書記,就三個條件……“……”

“第一,趙牡丹亂咬一氣,會影響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她是一個爛貨,就該直接槍斃。”

話很糙,但道理卻實在。

“第二,周書記太鬧騰了,如果沒有夏書記的支援,應該也能消停下來。再有就是,袁旭強退下之後,接任人選,夏書記不必客氣;有話就說。我個人認為,李丁山同志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第三,我既然退下了,許多家鄉觀念比較強烈的齊省幹部,在省委不能沒有旗杆,在我看來,除了夏書記之外,再也沒有第二個人選了。”

何江海說完,似乎用盡了會身的力氣,微眯了雙眼,然後用力朝後一躺,進入了沉醉的狀態。

似乎就在一瞬間,何江海蒼老了十歲!

是呀,人活一口氣,心氣沒有了,精神也就垮了,現在的何江海,已經打出了全部的底牌,他在夏想面前,等於是沒有一張籌碼可打了,只能等夏想最後的判決了。

夏想卻並沒有理會何江海一臉灰白的姿態,而是心中波濤起伏。

何江海的三個條什,應該說確實誠意十足,但和夏想之前預料的一樣,就和何江海主動辭職以退為進的策略一脈相承的是,儘管何江海確實拿出了誠意,但要為他實現兩個先決條件,也有不小的難度。

兩個先決條什和何江海的主動辭職,目的相同,就是讓何江海事井到此為止,不發酵,不鬧大,何江海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