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39部分

僅是代表齊省省委表達對中紀委的不滿,也是對崔百姓等中紀委調查人員工作不利的委婉批評。

但……,隆家城憤怒歸憤怒,也必須要照顧邱仁禮的情緒,封疆大吏的面子必須照顧,況且邱仁禮並非一般的省委〖書〗記,他下一步也將進入國家領導人的序列。

更況且事實擺在眼前,魯市公安局副局長確實死在中紀委的眼皮底下。

隆家城雖不敢猜疑是夏想的手筆,但他知道,中紀委如果不做出姿態,走過不了關了。

“仁禮,發生這樣的事情,我也很痛心。我會親自打電話給崔百姓同志,要求他注意工作方法,並且暫停調查工作,直到委出事情真相。”,隆家城也不可能馬上就讓崔百姓撤出齊省,否則也顯得太狼狽了。再說事情沒有調查清楚之前就再開,也不符合規矩。

接完邱仁禮的電話之後,崔百姓和周鴻基的電話,才相繼打了進來。

在已經落後邱仁禮一步的情況之下,再商議善後對策已經無濟於事了,因為主動權已經掌握在了邱仁禮手中。不過當隆家城聽說齊省省委方面不但拍照留存了現場,還全權接手了調查權,並且由夏想牽頭,他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推測,恐怕事情的背後,還真和夏想有推脫不了的干係。

好在當他聽到崔百姓和周鴻基肯定朱振波是自殺,而且中紀委在辦案過程中,沒有任何逼供的情況,他也就放了心,心想雖然崔百姓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相信在孫習民和周鴻基的策應之下,等崔百姓過了眼前的一關,依然可以重新掌握主動權。

朱振波以死相拼,能奈崔百姓和周鴻基何?不過是折騰一點風浪,颳起一陣旋風,然後就煙消雲散了,應該說,肯定會是白白死掉了。

不能說是隆家城過於樂觀了,也不能說是崔百姓和周鴻基在震驚之餘,憤怒之後反而更堅定了要抗爭到底的決心,只能說,他們還是缺乏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眼光。

話又說回來,其實也不怪他們沒有眼光,實在是他們被夏想迷了雙眼,都認定是夏想在背後出手,其實他們都錯了,朱振波之死,和夏想還真是沒有一毛錢關係!

既不是夏想指使,夏想也事先毫不知情,對夏想來說,也是完完全全的一次意外。

說是意外,其實也何嘗不是必然?

夏想接手調查朱振波死亡真相的職責之後,立刻要求省公安廳控制現場,並且要求省委宣傳部封鎖訊息,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一該做的防範措施必須要做,儘管他也知道,導火索已經點燃,他要的事情,只能緩解,不能阻止事態的發展。

走完該走的程式之後,夏想親自去了一趟市委,在市委〖書〗記李童召開的緊急會議,夏想主持了會議,提出了省委對朱振波死亡事件的三點指示精神,要求市委市政府動員起來,嚴防事態的進一步擴大,將所有可能的突發情況,都儘可能扼殺在搖籃之中。

可以說,朱振波點火,夏想不得不臨時充當了滅火員的職責,周密部署,嚴防死守,要杜絕事情呈蔓延之勢,儘管夏想知道,恐怕在朱振波死後的一個小時之內,齊省的戰火就全面點燃了。

果然如此,當夜還算平安無事,第二天一早,就出現苗頭了。!~!

第1663章 動靜

如果還是一般的家屬鬧事、圍堵省委大院或市委大院的手還好應付,因為已經事先做好了準備,早就加強了警力,只不過這一次,齊省本土勢力的出手,洶湧而澎湃,並且是四處火起。

也證明了一點,對方準備充分,並且積蓄力量多時了。

最早的苗頭,是由一個柵——準確地講,是兩個一一誰也沒有想到的人物點燃的,別說夏想沒有想到懈他畢竟不是何江海,也不是本土勢力的核心人物邱仁禮沒有想到,就連周鴻基也沒有想到!

朱振波早不死晚不死,就在省紀委從市委轉移過來之後,在省紀委和中紀委聯合辦案的過程之中死掉,確實是死得其所,鬼……也不讓周鴻基安生!

如果朱振波之死當面打的是中紀委的臉,那麼背地,就是踢了周鴻基一記窩心腳。

一早周鴻基就接到了市紀委書堊記和改利的電話,電話裡,和改利的語氣依然恭敬,話也說得委婉,但意圖卻再明顯不過一一市紀委壓力很大,家屬到市紀委鬧事了,而且市紀委上下全是不滿和置疑的聲音,對省紀委的工作方表示了不滿。

作為市紀委書堊記,他也很為難,希望周書堊記體諒他的難處,儘早到出臺宣告,好讓他向死者家屬交待。

周鴻基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