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信封,和夏想來到一旁。黃建軍一邊小心翼翼地拆開信封,一邊對夏想小聲說道:“趙國棟是陳玉龍的人,在區局一向不怎麼聽話,今天幸虧我正好在附近,接到報警電話就立刻趕來了,要是晚一步的話,嘿嘿,就不知道信封這回事了……”
信封中也未必會有什麼重要線索,夏想也沒報太大的希望,畢竟是一個自殺的老頭,也許信封中裝的只是欠條或遺書。
黃建軍戴著手套,將信封從塑膠包裝中取出來,又從信封之中取出一封信,開啟看了幾眼,頓時一臉凝重,迅即臉上堆滿了驚訝,向夏想彙報說道:“領導,死者叫肖老泉,是四牛集團養殖場的飼養員……”
夏想頓時一驚:“真是四牛集團養殖場的飼養員?”
“錯不了,信是肖老泉的遺書,他在信中說,他在四牛集團的養殖場上班,因為受不了上級領導在工作中的刁難,所以才投河自盡。”黃建軍眼睛亮了起來,他也知道夏想正愁在四牛集團的事情上找不到突破口,肖老泉之死,正好是一個難得的契機,雖然是自殺,但也是人命關天的案子,區局進駐養殖場進行調查取證,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明天一早我就帶人到養殖場例行調查,看能不能打入內部,找到什麼有利的證據。發生了命案,說什麼也要藉機查一個底朝天。”
“夜長夢多,明天再去就晚了。”夏想不是警察出身,卻也敏感地發現了其中的疑點,“肖老泉不過是一個飼養員,不是什麼重要的工作崗位,為什麼還要因為受不了上級領導的刁難而自殺?有點說不過去,其中說不定有什麼疑點。我建議,馬上聯絡肖老泉的家人,深入調查。”
夏想因為知道一些什麼,所以心中隱隱有些聯想,但又不敢肯定。他更知道四牛集團神通廣大,晚一步的話,肖老泉的家人說不定就會被控制或被下了封口令,因此,要先下手為強。
機不可失,肖老泉之死,既可憐,又有可利用之處,必須抓著眼前的一個重大的機遇,說不定,會是四牛事件的一個無比重要的轉折點。
“記住,要派信得過的人,無關人等,最好kao邊站,現在容不得有一點閃失。”夏想又強調了一句。
“是,我明白。”案情就是命令,又有夏想親自坐鎮指揮,黃建軍信心倍增,立刻下達了一系列的命令,同時,又派出幾人嚴密監視趙國棟,防止他向陳玉龍通風報信。
現在是晚上7點多,夏想和黃建軍就站在下馬河畔等訊息。夏天的晚風吹來,帶著下馬河水的潮氣以及兩岸花草的清香,讓人神清氣爽。夏想卻無心觀賞夜晚的下馬河的美景,心思潮動,對肖老泉之死背後可能引發的事件,充滿了憂慮,同時,又為肖老泉之死,感到無奈和悲傷。
上級刁難就只能以死相拼?升斗小民的悲哀和無奈,不但要被無數官員欺壓,還要被公司的領導隨意擺佈,無非是為了有一口飯吃。所謂人窮志短,馬瘦毛長,肖老泉憤而一死,卻在遺書之中還不敢表明死因和真相,可見還是心存顧忌。
死人所牽掛的是什麼?自然是活著的親人。肖老泉只是悲憤地提了一提上級領導的刁難,卻不敢言明原因,還是不想得罪刁難他的上級領導,如果夏想沒有猜錯的話,肖老泉的家人也在四牛集團工作,甚至同在養殖場工作,肖老泉不敢提及的上級領導,應該對他的家人的工作有生死大權…本章節由=書門戶會員手打上傳,手打組歡迎您的加入!…
就如一株卑微的小草,面對狂風時只有伏地求饒,沒有一絲反抗之力。否則狂風一怒,就有可能被連根拔起,死無葬身之地。肖老泉之死,不過是無數悲慘的底層百姓的一個縮影罷了,其實不是寧死不屈,不過是無奈之下,只能求死而已!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一件看似偶然的自殺事件,竟然引發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第744章 即將引爆
幸好夏想在場坐鎮指揮,幸好黃建軍親臨現場,區委書記和局長的權威果然管用,所有警力全部動員起來,兩個小時後,就將肖老泉的家人請到了現場。
肖老泉有一子一女,老伴早死,兒子肖波,30歲。女兒肖麗,26歲。果不其然,兩人都是四牛集團的職工,而且也在養殖場工作。
肖波和肖麗一見肖老泉的屍體,頓時放聲大哭,抱著老父的遺體,痛不欲生,哭得天昏地暗,肖麗還數度昏迷,場面感人淚下,情真意切,讓人忍不住掬一把同情之淚。人間親情,莫不如是。
等兩人情緒稍微穩定之後,夏想和黃建軍將兩人帶來到了區公安局,決定連夜查清真相,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