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關注的話題了。
李丁山在水恆市擔任市長有三年了,上次王鵬飛高升為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之時,都以為李丁山能順利接任書記,沒想到,還是原地踏步,不明內情的人以為李丁山是資歷不夠,其實李丁山在廳級的崗位上時間夠長了,不是事關資歷,而是他上一次的破格提拔讓史老用盡了人情,因此他才很難再向前邁進一步,哪怕是一小步。
李丁山和夏想坐在一起參加市長會議,也沒有覺得有多尷尬,曾經他的秘書,現在和他平起平坐,他十分欣慰。也就是夏想,再換了一個人他也會心裡不舒服,秘書都追上了自己,太沒用了。但對於夏想,他的感情十分複雜而真摯。
水恆市的水鋼在全省鋼廠之中,排名最後,產值和規模最小,但李丁山在和夏想談話時卻說,前景不太樂觀,主要是牛書記比較牴觸整合。
水恆市委書記牛志強是由京城空降的,他的來歷夏想不太清楚,但從他的立場上大概可以得出結論,恐怕是家族勢力的支持者。
沒有正式開會之前,夏想還和於繁然交換了意見。
燕鋼在燕省第4,不上不下的樣子。但因為燕市是副省級城市,同時又是省會,因此燕市的態度非常關鍵,象徵意義重大。
於繁然的反對立場在意料之中,夏想沒指望於繁然會和楊劍一樣,敢於和吳家的立場背道而馳。雖說燕鋼的股份構成並不複雜,吳家沒有利益在內,但燕鋼的態度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到其他地市的猶豫不定的立場。
於繁然顯然是下定了決心要提出反對意見了,夏想也清楚,7位市長,單城市和秦唐市是堅定的支援的立場,章程市、牛城市是中間搖擺的立場,天澤市和水恆市都是市長支援書記反對,是前景不明,燕市則是堅決反對。
省長也難當,每一頂政策的出臺,都是阻力重重,一群市長來了之後,擺困難講客觀,不是落實有難度,就是說當地有難處,不能一刀切,不能搞平均主義,等等,反正推脫的套話誰都會說,宋朝度總不能一拍桌子說:“必須落實,否則撤職。”
省長不是縣長,縣長可以拍桌子恐嚇下面的局長,省長不能對市長嚷。
一般類似的會議由常務副省長出席就算隆重了,此次卻由宋朝度親自出席,可見省政府的重視程度。除了省長和常務副省長同時出席之外,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勞動廳、省國資委相關負責同志也列席了會議。
會議首先由高晉周發言——高晉周作為吳家的嫡系,因為服從省政府會議大局的原因,不得不和宋朝度站在統一立場上,也是很耐人尋味的一幕,夏想也明白宋朝度是有意讓高晉周出面。
政治上的一舉一動都大有深意,誰出席誰不出席,都有講究。
高晉周的發言並不長,不能喧賓奪主,因為今天的主角是宋省長:“……各級各部門要團結一心,達成共識,堅決貫徹落實省政府常務會議的相關要求,積極推進燕省鋼鐵集團整合的實施方案。省政府已經明確的整合時間表,各地市要切實行動起來,站在全省的高度看待問題,要透過省、市、縣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各企業的共同努力,促進全省鋼鐵資源整合工作推進的順利進行。各級各部門要繼續保持包容、和諧、顧全大局的精神,力爭把資源整合工作做好,真正為燕省的鋼鐵整合做出貢獻,為燕省的老百姓做一件大好事,大實事……”
不管是不是高晉周的本意,他必須拿出姿態,因為是省政府常務會議的精神,他現在代表的是省政府,不是吳家。場面話必須說足。
隨後,宋朝度也發表了講話:“要儘快組建燕省鋼鐵集團公司,抓住機遇,邊組建、邊清理歷史遺留問題,加速技改專案推進,堅決落實節能降耗和汙染減排等相關措施,要做到重組和生產經營兩不誤……”
以上,都是慣例,都是會議上必有的轉承起合。相繼發言之後,高晉周就說:“請同志們發表看法。”
所謂發表看法,一般來說就是表態對省政府的決定表示支援,將圍繞全省鋼鐵資源整合工作全力做好服務,為加快推進全省鋼鐵資源整合工作提供各項保障,如是等等。基本上不會出什麼差錯,都是官場中人,場面上的事情都會做,至於具體實施過程中拖延或落實不力,那是以後的時候,誰也不會在會議上和省長唱反調。
就連夏想也認為此次會議不會有什麼波瀾,接下來的表態,應該是一片附和之聲,然後就是一次圓滿的勝利的大會,然後真正的較量卻在幕後和臺下。
沒想到,討論發言時,於繁然第一個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