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相熟的省份的廳級以上幹部的履歷,也從各個渠道側面瞭解了一些重要人物的性格,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肌叭,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
第351章 史老的肺腑之言第352章 武沛勇被抓
漢想洗耳恭聽,吏老傳授的經驗都是無價點寶,他肯對瞥口譏,也是看得起自己。為官之道,為人之道。都有許多講究許多竅門,非真正信任之人,不可透露。今天史老叫自己看,看來還是大有深意。
他又看了李丁山一眼,李丁山衝他微微點頭,意思是,史老說,我們聽,機會難得,要好好把握。
夏想就接過史老的話,好奇地問:“什麼現象?以史老的眼光發現的問題,肯定特別獨特,一定有驚人的發現。”
“倒談不什麼驚人的發現,只是覺得其實說起來最後成就大事者,都有幾個共同點罷了”史老喝了一口茶,微微閉上了雙眼,似乎在回味茶水的清香,過了許久,才睜看眼睛,看著夏想和李丁山和地一笑,“我話說了一半,你們兩個怎麼都不問一問是什麼共同點?”
夏想和李丁山相視一笑,說道:“聆聽史老的教誨,要有機遇,更要有耐心。”
“啪”的一聲,史老將手中的健身球放在桌子上,用手指指了指夏想。衝李丁山笑著說道:“丁山,我現在才相信你的眼光也是不錯,這個夏,一開口就說出了兩個共同點,不簡單他說對了,成大事者。首先機遇和耐心,缺一不可!”
夏想不好意思地笑了:“史老說笑了,也誇錯了,我只是說要聽史老的教誨,首先要有機遇,然後更要有耐心,可不是說成就大車的人的共同點。”
史老擺擺手:夏,在我面前不必謙虛,你能意識到這兩點,就證明你有這方面的基本素養,也說明你意識到了機遇和耐心的重要性。機遇聽唯心的意思,其實不然,機遇,從來是為時刻做好準備的人所準備的機會,是對他們努力付出的一種回報。但能不能抓住機遇。還要看他有沒有足夠的耐心。”
今天的史老,精神狀態非常好,也談興很高,他索性也放下柺杖,一手捧著茶壺,一手做出手勢,繼續侃侃而談。
“為官之道,有一句老生常談的話就是,要做官,先做人。做官之人,在官場上要先和上下級處好關係。上下級也好,黨和國家也好。每個人每天要面對的,還是要具體到個人。
所以集體和組織,其實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對黨負責對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歸根結底,還是要具體到對某一個人負責。做官先做人。看似淺顯的道理,卻有許多人過不了關。”
“弄清了集體和個人的關係,就要在心中樹立起一個信念,就是我當官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還是為了百姓的安居樂業。說一句大實話,沒有幾個真正當官的人,進入官場的根本原因是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倒不是我矯情,也不是以已度人,而實事求是地講,因為在一個人沒有身居高位之前,是沒有俯視天下的眼光和胸懷的。就算有人口口聲聲說是作官是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也只是表演給別人看罷了。一個人。只有站在了高位之上,只有在滿足了自身需耍。沒有了後顧之憂之後,才會心懷天下。情繫蒼生!”
夏想聽了,心中閃過一絲明悟。
今天史老的話,句句肺腑。作為一個老黨員和前省委書記,能夠說出這樣的大實話,也是他真正不把自己當成外人,說出了交心之話。夏想也不是完全反時口號主義和標語主義,但真正深入官場的人。又有幾人將對外宣傳的漂亮的口號和標語當成真事?當自欺欺人成為一種傳統,成為一種文化,對一個國家來講,其實是一種悲哀。
更是一種社會的退步。
許多事情大家心裡都清楚,也明白說出來的都是假話,但人人都說。都還說得慷慨激昂。就象許多被拿下的貪官一樣,天天講反貪,天天講高尚和道德,而且他表面還煞有介事,穿著樸素,口號喊得響亮,被查處之後,許多人還難以置信如此艱苦樸素的人,也會貪汙上千萬?
更有為了當官連親生父母都不認的人,不但偽造學歷,連履歷、姓名甚至年齡都是假造的,為了爭奪乾爹死後的千萬家產,不惜和人家的親生女兒搶遺產。結果東窗事發。被人揭了老底,最後丟官入獄,還名聲掃地。
夏想理想中的官員是,可以有私心雜念,但在滿足了一己之私之後。必須有一顆為民請命的公心,不能當官的目的只是為了升官發財。沒有人可以真正做到大公無私,都是有七情六慾的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