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娘子索性成全白露的尊重,往常派她出去做的事,全轉交代到立夏身上。玉雨軒就由白露主內,立夏主外,倒是倒了過來。
這幾個月來,倒是把立夏曆練得人情通達,裡裡外外都提得起來。
沒有多久,就拿了一包黨參回來,一邊上冊開箱子,一邊和七娘子閒話。
“聽梁媽媽說,董媽媽雖然沒有露出十分的意思,但她想,大老爺若是沒有發話,乞巧應該是被分進及第居服侍的。”
果然。
七娘子微微一笑,“倒是好算計。”
立夏陪笑,“卻瞞不過您呢。”
“死丫頭,閒著沒事,拍我馬屁做什麼。”七娘子忍不住笑,白了立夏一眼,頂了頂她的額角。
主僕倆相處已有六年有餘,很多時候反而像是姐妹、好友,不像主從。
立夏就鎖了裝藥材的小箱子,開解七娘子,“四少爺也到了這個年紀了……府裡的人家有所打算、盼望,也是難免的事,橫豎這也不和咱們相干,您也別操這份心了。權神醫不是說了,您要少思少慮……”
“好了好了。”七娘子卻是一聽立夏嘮叨就頭疼,忙捂住耳朵做投降狀,“我知道我知道,不操心還不行嗎?”
到底還是若有所思,“九哥轉過年才十四歲呢,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日裡讀書就夠費腦子的了,若沾染起了這樣的事,可怎麼得了?萬一把身子骨淘空了,該怎麼辦?”
過了幾天,給大太太請了安,就沒有隨著五娘子、六娘子回百芳園。
兩個姐姐也早慣了她貼心小棉襖的身份,見七娘子託詞留下,都是心知肚明。
就連大太太都知道七娘子是有話要說。
“怎麼?”她有些詫異,“該不會是董家的那閨女不服管教——”
以董媽媽的體面,七娘子若管不住乞巧,要向大太太回了攆出去,也的確是要背了人來提。
七娘子順水推舟,“那倒是沒有的事,這丫頭一看就是被調/教出來的,為人處事都極得體……在玉雨軒,還有些屈才了呢。”
大太太就放鬆下來,“有什麼屈才不屈才的,能服侍你,是她幾輩子修來的福分。”
七娘子脾氣又好,對下人管教雖不鬆弛,但卻也常有打賞,能跟著她,倒是比跟著五娘子、六娘子都省心。
“娘……您這話說得。”七娘子就勢坐到了大太太身邊。“我是想,父親巴巴地把她打發到玉雨軒來,肯定是有用意的……”
順手再補一補垂陽齋一事的漏洞。
大老爺從來都很少插手內院的事,前幾日卻是連著出手,又把乞巧安排進了玉雨軒,又把那兩戶人家送到了莊子裡。
大太太雖然在俗務上不大經心,但也難保心血來潮,會揪住這個疑點追查下去。
“哦?”大太太果然有了興趣,“小七心思到底細緻——你倒說說看,你爹會有怎樣的用意?”
“董媽媽是父親身邊的老人了。”七娘子輕聲細語,為大太太抽絲剝繭,“想要把女兒送到百芳園內,也是她的忠心,父親是斷斷不會拂了她的臉面的。只是,這乞巧面目清秀,性情柔和,行動間又嫋嫋娜娜的,女兒冷眼瞧著,倒覺得……竟是在及第居里出入的材料呢。”
這話雖然委婉,但大太太也不至於聽不懂裡頭的涵義。
九哥轉過年就十四歲了。
又打算早些說親。
有的大戶人家,在少爺十四五歲的時候,也就會著手給少爺安排通房大丫頭了,免得將來新婦過門,少爺對洞房花燭之事一無所知,反倒尷尬。
正是血氣方剛的少年,萬一在外被勾引得學了壞,竟會踏上青樓楚館,反倒丟了大戶人家的臉面。倒不如預先安排下一兩個眉清目秀、柔和老實的大丫頭,待得少爺什麼時候有了那方面的心思,也不愁沒有人相就。避子湯喝著,也不愁未婚就先有子。
等正室過了門生了嫡子,再把這通房抬舉成姨娘,斷了避子湯……也都是不成文的規矩。當年楊家的二姨娘,就是這麼被抬舉的。
聽七娘子這麼一嘀咕,大太太心中就是一動。
以董家的體面,早不必把女兒送到園子裡來服侍。
自己還犯著嘀咕,想著老爺怎麼就插手進內務裡來。親手把董家的閨女安排進了玉雨軒。
又打發了自己的陪嫁去莊子上……還打算查一查裡頭的究竟。
這樣看來,小七猜測得倒沒有錯,若董家想把閨女安排到及第居,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