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部分

人多半也都過了知天命的年紀,能進大老爺身邊服侍的,更無一不是老成持重之輩。

說起來,七娘子其實都可以不必迴避。

只是大家小姐,到底自重身份。七娘子輾轉問得連二娘子、三娘子都是一律迴避的,也就蕭規曹隨,不敢越雷池一步。

九哥忙端正神色,上前向幾個師爺見禮。

“小侄見過先生們!”

幾個師爺滿臉都是笑,顯然很是受用。

“才見了世侄做的詩,倒是越發進益了!”

“來年蟾宮折桂,想來也不在話下……”

九哥含笑和師爺們應酬了幾句,又問,“還當父親午睡才起來——”

大老爺有午睡的習慣,平時午睡起來,多半都是叫兒女在身邊,或是考問九哥的學問,或是叫七娘子念信來聽。

也所以這一對兒女今日才會湊在一起,一路到小書房來。

幾個師爺來回看看,都只是笑,卻沒有答話。

門簾又起,一個面目清癯的中年文士倒揹著雙手出了屋子,見了九哥與七娘子,便一揚眉。

“不想倒是在此撞見世侄、世侄女。”

九哥和七娘子都連忙恭恭敬敬地參見。

“見過年先生。”

年先生是大老爺身邊最信重的幕僚,家下兒女,都執晚輩禮。

他身子骨不好,每年到了冬季,都住在香雪海山那頭的別院裡養病,等閒是不到大老爺身邊來的。

平時幾個姐妹議論起來,都說年先生倒要比大老爺還逍遙。

今日不但反常地在午睡後叫了師爺過來說話,更是連年先生都請來了……

七娘子就笑著向年先生請辭,“向來父親今日是要忙碌了,小七都還是先回避了,免得幾位先生出入不便。”

年先生也笑著擺了擺手,“倒是無妨的——是今日京裡發了詔令過來,我們難免要過來參贊參贊。剛才東翁還惦記著你們還沒過來,說是年紀越大,眼睛漸漸不好使了,少了七娘這一雙明眸,好些事做起來就不順手。”

七娘子和九哥就交換了一個眼色。

大老爺總督江南,當然和京中有不少文書往來,一年也不知道要派出多少信使往宮裡傳訊息。

只是,沒有什麼大事,皇上也寧可用手諭傳召,京中的幾個閣老,更是樂於用密令、私信來和大老爺溝通。

這也是大秦多年來的規矩。免得公文重重下達轉發,聲勢浩大,還沒有開始辦事,就已經打草驚蛇。

這一回發了詔令,當然是有大事了……也難怪連年先生都被請來說話。

好在年先生也沒有賣關子的意思,只是喘了一口氣,就又笑,“說來也是好事,朝廷雖然就已經有意再開南洋航路,但這事一直也沒有擺到明面上來。這一次皇上倒是真下了決心,命魯王督造船隻,由平國公世子操練水軍,朝廷這邊是焦閣老領銜督辦,已是把下南洋的事,提到了日程上來。”

九哥還有些懵懂,七娘子卻已經心中一動。

讓魯王督造船隻?

皇上這……還頗有些一碗水端平的意思啊。

不過,朝政的事,女兒家也沒有必要涉入太深。

她就低了眸望著眼前的梅花磚,沒有接年先生的話頭。

倒是九哥也很快明白了過來。

“怪道要請動年先生的大駕了,”他是一臉的好奇,“這事,還真值得費些思量。”

年先生在這一對雙生姐弟面上溜了一眼,也就沉眸微笑,“是啊,這事,還真值得費點思量。”

又咳嗽了幾聲,才在九哥的攙扶下緩緩下了階。

“學生扶您上轎。”九哥一臉的殷勤,將年先生扶出了院子,目送著他上了二人抬的小竹轎,年先生又在竹轎上握了九哥的手和他說話。

七娘子就悄聲問階下還沒留頭的小廝,“屋內還有沒有先生?”

楊家一向敬重師爺、幕僚,子女們都以先生稱呼。

那小廝忙打了千,半跪著回話,“倒是還有兩三個在為老爺起草回信。姑娘請先進西室稍候。”

西里間是大老爺小睡的地方,平時也很少有男丁進去。

七娘子瞥了九哥一眼,見他和年先生說得熱鬧,就微微點了點頭。

九哥懂得要和年先生打關係,可見的確是進益了。

“我還是進後頭的林子裡走一走。”她笑著吩咐,“一會兒等客人走了,父親傳喚我的時候,你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