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2部分

案上茶水,一飲而盡,“但我們楊家,也一定不能沒有後路。——爹對不起小七,雖然子殷少年顯貴為人倜儻風流,實在是個良配,但……”

七娘子已經明白了大老爺的意思。

要留後路,那就是要把自己賣給桂家了。

新皇不簡單,大老爺又何嘗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今日把自己叫來訴了這一番苦,無非就是讓自己接受嫁進桂家的命運,不要把封錦牽扯進來,再生事端。

一想到留在京城,就要無時無刻不牽扯進這樣讓人頭暈目眩身不由己的漩渦裡,七娘子就是一陣頭暈。

罷了,西北就西北!雖說那是個她再不想回去的傷心地,但……也有它的好處!

“身為楊家女,自然聽憑爹的吩咐,爹叫小七嫁誰,小七就只等著上花轎。”她毫無修飾平鋪直敘地應承了下來。“兩家都是良配,誰垂青小七,都是小七的運氣。”

大老爺眼中就閃過了一絲難以察覺的放鬆。

“你放心。”他又反過來寬慰七娘子,“桂家一直想要找到一條通天的大路,可惜桂將軍為人方正,素來不喜阿附權貴,不然,桂太太也不會對這門親事這麼熱心。人口簡單家風嚴正,將來你的日子,不會太難過的!”

七娘子無聲地長出了一口氣。

大老爺對自己也算是上心的了,前前後後,竟是為自己找了四五個出貨的渠道……

罷了罷了,就當是金簪草,飄到哪裡,就在哪裡生根發芽吧!只要有孃家做後盾,不論權家、桂家,要立足,總是不難的。

她就擠出了一個笑,“在家從父,爹只管做主就是了,小七又懂得什麼?只要能為父親分憂,就是小七的造化啦。”

大老爺微微一笑,顯然並沒有把七娘子的客氣當真。“權家那裡,現成的推託藉口——就等含春這孩子進了京,給你娘相看相看,沒什麼差錯,我就回信把親事定下來了。”

寥寥數語,定下了七娘子的前程,大老爺就又出起了神。

“明年改元,已是定下了承平的年號。”他似乎是喃喃自語,又似乎是在和七娘子閒話,“嘿,承平?恐怕承平年間,是註定不會太平的!”

只看新皇尚未改元,就部署了地丁合一這樣驚心動魄的改革,就曉得承平年間,註定是不會像昭明年間那樣太平的了。

七娘子也不禁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帝國首相,本來就不可能從政治漩渦中獨善其身。在未來的幾年裡,楊家是註定要在驚濤駭浪中,做一根中流砥柱了。

只是不知道,是潮水沖垮了砥柱,還是砥柱撐起了大秦……

……………:終於不是高科技了。

好疲憊啊,汗。

165、改元

未幾,昭明二十五年已是落下了句號。

先帝登基二十五年來,朝政大體上還說得上風平浪靜,開南洋海禁,平西北蠻夷,國內,算得上是風調雨順國富民強,國外,也算得上是四海晏服,雖然他老人家把家事搞得一團糟,臨末了還要親自賜死自己的長子,但好歹,交給萬民的成績單,並不算太差。

承平元年,新皇改元,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時代,正月裡免不得又是連番煩瑣的禮儀,

大老爺身為閣老,哪能置身事外,大太太又要服齊衰喪,楊家在京城的第一個年就過得很冷清。

居喪的人家,過年是不出來見客的,大太太連年夜飯都要自己別室享用,大老爺和七娘子兩個人,拉了七姨娘與十二姨娘一起吃了幾口飯,大家也都覺得很沒意思。

從前過年,家裡怎麼說都是熱鬧的,五娘子、六娘子就是兩個活寶,還有九哥這個大寶貝,三個堂少爺在的時候,弘哥也是大說大笑的性子。

如今家裡就七娘子一個孩子了——又還不是喧鬧的性格,處事比大人還沉靜,九哥又不在身邊,這個年就過得一點意思都沒有了。

家下的親戚們,又多半也都有喪事,大年初一隻有二老爺一家上門拜年,卻也是坐了坐就紛紛辭去:這不是蘇州,二房也有不少親戚在京,初一對於他們來說,是相當忙碌的。

七娘子也就第一次見到了二房的大少奶奶。

大太太還在孝期,所有喜慶的活動都不能參與,大年初一,當然也不好出來接待客人,聽吉祥話。七娘子身為家裡的唯一一個女眷,自然要出面招待親戚——老實說,她對這個敏大奶奶,也的確有幾分好奇。

守孝的人家,一般是不出門做客的,甚至連派下人上門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