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5部分

便不過。這小半個月的船程,就連大太太都沒有怎麼叫苦。

話雖如此,畢竟通州就在眼前,一行人卻等了兩天都沒有靠岸,這位貴婦人畢竟是有些著急了。七娘子人才到船艙外,就聽著了她的抱怨。

“早說了掛出左柱國、華蓋殿大學士的旗子,昨天就上岸了,今兒個都進京了……偏偏這個老爺,論奢侈,比誰都窮奢極侈,到了這時候又比誰都親切,滿口的初入京師不要張揚……二弟在岸上恐怕都要等得急死了!”

接著又是七姨娘軟綿綿的吳儂軟語,“誰說不是呢?老爺也實在是小心得太過了。我看著這幾日,好些船就搶著靠岸了,看官位,也不過是四品、五品的郎中呀、御史呀。”

十二姨娘叔霞又笑著為大老爺分辨,“初入京城,人生地不熟,再說,這一次入閣,聽老爺的意思,礙著了幾個大人的前程……”

“那倒也是。”大太太頓時改了口,“我們家在京城畢竟根基尚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七姨娘不要小看這些御史,若是得罪了他們,可就麻煩了!”

七娘子會心一笑,於是推門而入,給大太太請安。

自從昭明二十四年五月魯王謀反後,朝廷裡就一直沒有安靜下來。足足鬧到今年四月先帝大行,這湧動的風雲才告了一段落。卻不想國喪未完,又多了一重家喪——秦帝師今年六月壽終正寢,雖說幾個兒女輩並大老爺都只用服三個月的孝,但大太太身為出嫁女,卻要服上一年的齊衰孝,如今三個月熱孝過去,身上也只敢穿青布衣裳,佩一支銀簪裝飾,倒是顯得身邊的兩個姨娘,都要比大太太富貴些。

見了七娘子,眾人都笑,“小七怕是等不及想下船了吧?”

“到底是嬌養的女兒家,在船上住不慣,也是理所當然。”

七娘子面色微紅:她也沒想到今生自己不暈車不暈轎,居然卻暈船,才上船就鬧著暈了好些日子,到了這幾天,才慢慢地緩過來了。

“誰想得到通州碼頭這邊有這樣多的船隻擁堵。”她嘆了口氣,罕見地露出了無奈,“還當前幾天就能進京呢——這得會是九哥沒有跟來,否則呀,以他的性子,肯定是早不耐煩了……”

提到九哥,大太太臉上頓時就蒙了一層思念,“九哥這從小到大,是沒有離開我眼皮底下!那頭幾天我真是吃不好睡不好,就怕四姨娘年紀大了,思慮不過來,委屈了我們家這個嬌滴滴的千金小少爺!”

新君登位,明年就要改元,按例是要加開恩科,大老爺有意思讓九哥這一科下場試試身手,又擔心他先跟著眾人折騰到京城,在京城還沒安頓下來,又要上路回西北考試,索性就讓他在百芳園裡住下,到了明年四月,再啟程往西北去。

為此是特別留下了董氏夫妻這對識途老馬照看,又託了留守江南的四姨娘打理九哥日常起居,管束他好生讀書,饒是如此,大太太一路上也是不知唸了幾千遍九哥,心心念念,就怕九哥不在身邊出了什麼差錯。

“唉。”大太太越想越不痛快,“家下就這一對兒女了,還非得把兒子留在蘇州!老爺真是年紀越大,脾氣越發古怪……”

就拉起七娘子的手,跟她抱怨起了大老爺。

平時在百芳園裡,大太太一個不痛快,就可以三四天不和大老爺見面。現在大家都住在一艘船上,抬頭不見低頭見,不過是小半個月的航程,兩夫妻就都有了一肚皮的不快,大太太這幾年年紀大了,心裡越發是藏不住事,也不顧姨娘們還在一邊陪坐,拉著七娘子就嘮叨了起來。

七姨娘與十二姨娘都對七娘子報以同情的微笑。

七娘子聽得頭疼,卻也不得不安撫了大太太幾句,又笑著扯開了話題,“二叔恐怕在岸上也等得很急了,不過,等了這兩天,怕是今日向晚,也該輪到咱們靠岸啦。”

新帝登基未久,一應人事卻已經大變,單單只是楊家並來往頻密的幾家親戚,就都各有浮沉。大老爺自六月秦帝師去世後,就再三上書告病,請求致仕回西北養老,太子卻是再三駁回了奏章,到末了反而出人意料地給了大老爺這個閣臣的位置——不要說外人,就連大老爺自己都深感驚訝。

若說是楊氏一門大興,可分封宮妃時,六娘子不過得了一個嬪位,也不見得有多受寵,據說皇上一門心思全都放在治國上,後宮中的哪個妃子都不喜歡,分封時也不過是看出身來歷……這個嬪位,還是皇后力爭來的。

可大老爺又分明說得上是大秦最年輕的閣臣了,不過五十過半的年紀就登堂入室,入閣封相,這份榮譽實在是太過耀眼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