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5部分

聖廟前的客船碼頭外,放眼望去,全是烏壓壓的船頂,竟是能一連排出好幾裡。

都是行路人,雖然誰都不願等,但也只好按先來後到,依次在碼頭下船。好在通州已然在望,再走上四十多里就是京城,不比在半路上耽擱住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有些性急的客人便搭了小船隻身上岸,將箱籠託付給家人照管,自行先進京辦事。

“正好今年是朝廷造大冊的日子,”老船孃一邊擦地一邊同粗使婆子嘮叨,“從南邊來的官大人們,有誰經得住旱路的折騰?還不都是要從水路上通州?這一下耽擱住了,多的是急得額角冒汗的,這不就把箱籠丟給小廝們,自己捧著金冊先搭小船帶個小廝兒進京去了?耽擱了朝廷登冊,不大不小是個罪名……”

那粗使婆子還沒答話,神色忽地就是一整,忙衝老船孃豎起了一根手指頭,兩人都靜下來屏息斂氣,聽著那不緊不慢的輕巧足音伴著吱呀聲,緩緩自船艙那頭傳了過來。

未幾,一位身著藕荷色春綢襖裙,相貌婉約的少年女兒就經過了甬道。

她打扮得雖並不張揚,但眉宇間自然有一股安詳婉約氣息,頭頂的銀團花做工精細,雖是銀器,但看得出光是這份做工,就抵得過這銀飾的分量。尋常人家的官家小姐與之相比,恐怕都要少了幾分寧靜。

兩位老媽媽看著這少女,臉上都浮現出了羨慕之色。

待得她走遠了,才壓低了嗓子議論,“也不知道誰有福氣,能娶到這樣的小娘子回家……”

“可不是?”老船孃一口的京腔,“我常和我們家小子說,是寧娶富家婢,不娶貧家女——”

那少女拐過了幾個彎,在曲曲折折如同迷宮一般的船廊裡站住腳,側耳聽了聽來處的動靜,才微微一笑,叩響了艙門,見門不過虛掩,便輕輕推門而入。“姑娘也是才醒?我來得晚了,本來以為姑娘還要再睡上小半個時辰。太太吃午飯的時候不是說,‘七娘子這一向都沒有睡好’,您是怎麼回的?又這麼早就起身了看風景。”

這是個前後兩進的小套房,通向裡間的小門挽著淡紅色的絲簾,隱約可以看到裡間低低的胡床上頭,還有凌亂的被褥。外間卻是不過兩套桌椅並幾個小立櫃,就沒有多餘的傢俱了,雖是在船上,但因為擺設簡潔,看著並不顯得逼仄狹小。

窗邊的圈椅上就坐著一位正值豆蔻的少女,不過是家常穿了貢緞小襖,紫寧絲的裙子,除了手上一對碧玉鐲外,便沒有多餘的裝飾,越發顯得一雙眼如秋水般波光粼粼,只是形容清減了些,此時正托腮怔怔地望著窗外的水域,聽了問話,才轉頭笑著解釋。

“本來是想多睡一會的,這船廊隔音不大好,外頭的說話聲曲曲折折傳過來,我聽得有意思,也就沒有睡著。”

說來也怪,雖說這少女的形容並不特別驚豔,打扮也並不過於奢華,但和眼前的婢女比,她的的確確是多了些什麼,將這位婉約的小姑娘,比出了一絲小家子氣。

這姑娘又心不在焉地笑了笑,才問,“你立夏姐姐呢?”

“立夏姐姐在船艙裡繡花呢,說是您愛闊大,這屋子再站一個人就小了,這不是就把乞巧打發過來服侍姑娘了。”乞巧邊笑邊說,從吸鐵石打的小櫃子裡端了一碗紫嘟嘟的葡萄出來,“上午才送來的新鮮葡萄,您略進兩口,底下人的心意不就到了……方才從船尾過來,聽京裡的船孃說故事——這真不愧是天子腳下,連個船孃一開口都是朝廷大事……”

一邊和七娘子說笑,一邊服侍七娘子吃了幾顆葡萄,見七娘子擺手示意不吃了,也就把葡萄收起,又問七娘子,“姑娘看書不看?下棋不下?繡花不繡?”

七娘子被她煩得不行,又有些好笑,“一會就要靠岸了,你把立夏叫來,索性一道把箱籠歸置好了,免得到下船的時候忙亂起來,反而丟三落四。我去給太太、老爺請安,不礙你們的事,好不好?”

乞巧就嘻嘻地笑,“還是姑娘體貼人,奴婢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七娘子一邊和乞巧說笑,一邊出了船艙。

這是江南鹽商往日裡南來北往乘坐的私船,因著楊家閤家上京,大太太嫌官船太狹小,又多年久,便經浙江布政使石家穿針引線,問這位不知名姓的鹽商“租”來一用。至於租金怎麼算,這就不是七娘子關心的事了。

都說兩淮鹽商富甲天下,此言的確不差,七娘子雖然在蘇州過慣了富貴日子,但上得船來,居然也沒有多少可以挑剔的地方,這條私船雖不起眼,但裝飾精巧佈置乾淨,內外艙分割清楚,女眷在其中走動,最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