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章 蜀地事變,桃源聖地

幾日後。

楚驍力排眾議,在敘州城外,撇下了一萬多感染瘟疫計程車卒,帶著剩餘的十五萬大軍,攜帶著眾多幹柴草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向劍門關!

眾將士上下一心,都發了狠,發誓要在一個月內拿下劍門關。

另一邊。

大夏皇都長安。

夏擎在今日,連續收到了三封來自於蜀地的摺子。

他看完後臉色複雜至極,眉頭緊鎖,一言不發的帶著摺子上了朝。

隨後命令百官互相傳閱。

這三封摺子。

最先到的一封,楚驍稟報關於大軍內爆發出詭異瘟疫,一時間連續損兵折將,軍心渙散,所以無奈之下他只能暫時撤軍回到敘州休整之事。

當時看到這一封摺子時,夏擎就差沒直接下令換將了!

如今蜀地對於大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線出了這麼大的差錯,楚驍身為主帥自然是難辭其咎。

不過手中還有剩下兩封摺子,所以楚驍也只能忍著心頭怒火,繼續看了下去。

第二封摺子,是關於自皇城南下的,那一支大宗師隊伍的訊息。

楚驍在信上說:諸將士苦等多日,依舊沒來到前來支援的大宗師身影,再加上瘟疫反覆無法根除,因此軍中急需大宗師的到來,以此來穩定軍心。

無奈之下,老臣便令副將率兵北出敘州城,前去迎接和尋找大宗師們的身影。

最終在當日入夜時分,副將帶人在敘州城外二十里,找到了大宗師隊伍的蹤跡。

現場一片狼藉,山傾地陷,前來支援的二十位大宗師皆盡隕落,屍體更是被吸成了乾屍,為首的兩位金丹武神亦是不見蹤影。

老臣聽後親自前往現場查探,最後從現場尋到了一絲元嬰上人的氣息,若是推測的不錯的話,那一絲氣息定是來自於蜀王身邊的“河夫上人”。

元嬰上人不得參與凡俗爭端,這是三聖地和數十宗門共同定下的約定和規矩。

蜀地此舉,無疑是棄天下黎民蒼生於不顧,簡直是欺人太甚!

冥思苦想之下,末將只能向桃源聖地書信一封,請求他們派執法長老前來主持公道。

……

接連兩個噩耗,可謂是讓夏擎一顆心跌落到了谷底。

大軍癱瘓,宗師隕落,由此看來,如今想要攻克劍門關純屬痴人說夢,除非直接派元嬰上人,以高層次較量來一較高下。

但是如果事情真的發展到這個地步的話,那即使大夏真的拿回了蜀地,日後也將再也無法治理整個大夏。

因為這是大夏帶頭動用元嬰戰力,那日後九州境內的各個宗門,便絕不會再遵守這一約定,俠以武犯禁將成為常態,大夏終將迎來一片混亂。

前後矛盾,束手束腳。

無奈之下,夏擎只能轉頭看向第三封摺子。

在這封摺子裡,楚驍卻是提出了他自己的破局思路,並且已經在積極實施。

“陛下。

從發兵收復蜀地開始,老臣在前線始終無法取得任何成果,劍門關天險在前,始終使人不得寸進,雖然老臣難辭其咎。

但另一方面,何嘗又不是因為這世間條條框框太多,導致即使是陳兵二十萬在這關外,老臣作戰時仍舊會感到束手束腳。

江湖,朝堂,宗門,聖地,各種約定,就如同千萬道鎖鏈般,讓大軍置於此處完全動彈不得。

在老臣看來,這都是因為大夏已經和平太久所導致,歷數以往數代,哪次軍中作戰不是你死我亡,血腥慘烈,無所不用其極?

何須顧忌什麼江湖,宗門,又何須在乎百姓的看法?

什麼有傷天和,那隻不過是弱者對於強者的一些不痛不癢的譴責罷了。

所以經過一夜冥思苦想後,老臣決定,在接下來的作戰中,老臣必將用盡一切手段,力求攻破劍門關!

事後功過,待老臣得勝之日,班師回朝,再來任君定奪。

屆時前線任何戰事,都將是老臣一言裁定。

陛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夏擎看完這封摺子後,眉頭幾次緊皺,卻又幾次鬆懈開來。

他清楚。

如今想要破局,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甚至說,楚驍還幫他扛下了所有的罵名,因為楚驍在最後說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所以往後前線任何有傷天和的戰事,在事後論功行賞之時,夏擎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