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請馬驥登壇。馬驥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驥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讀畢,歃血。眾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歃血已罷,下壇。
眾扶馬驥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操行酒數巡,道:“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馬驥道:“驥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眾皆道:“惟命是聽。”
馬驥道:“孟德與本初可為副盟主參贊軍機。吾弟馬光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其餘諸公各據險要,以為接應。”
長沙太守孫堅出曰:“堅願為前部。”
馬驥道:“岳父大人勇烈,可當此任。”
孫堅遂引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來。守關將士,差流星馬往洛陽丞相府告急。
董卓自專大權之後,每日飲宴。李儒接得告急文書,徑來稟董卓。
董卓大驚,急聚眾將商議。義子呂布挺身出曰:“父親勿慮。關外諸侯,布視之如草芥。願提虎狼之師,盡斬其首,懸于都門。”
董卓聞言大喜道:“吾有奉先,高枕無憂矣!”
話音剛落,呂布背後一人高聲出道:“‘割雞焉用牛刀?’不勞呂將軍親往,吾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
董卓視之,其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洛陽人也,姓張,名雲龍。
董卓聞言大喜,加為驍騎校尉,撥馬步軍五萬,同李肅、胡軫、趙岑星夜赴關迎敵。
眾諸侯內有濟北相鮑信,尋思孫堅既為前部,怕他奪了頭功,暗撥其弟鮑忠,先將馬步軍三千,徑抄小路,直到關下搦戰。
張雲龍引鐵騎五百,飛下關來,大喝:“賊將休走!”
鮑忠急待退,被張雲龍手起刀落,斬於馬下,生擒將校極多。張雲龍遣人攜鮑忠首級來相府報捷,董卓加封張雲龍為都督。
卻說孫堅引二將直至關前。那二將:第一個,姓黃,名蓋,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鐵鞭。第二個,姓祖,名茂,字大榮,吳郡富春人也,使雙刀。
孫堅披爛銀鎧,裹赤幘,橫古錠刀,騎花鬃馬,指關上而罵道:“助惡匹夫,何不早降!”
張雲龍副將胡軫引兵五千出關迎戰。黃蓋飛馬挺鞭,直取胡軫,鬥不數合,黃蓋擊碎胡軫頭顱,死於馬下。
孫堅揮軍直殺至關前,關上矢石如雨。孫堅引兵回至梁東屯住,使人於馬驥處報捷,就於馬光處催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