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思忖一陣斷然道:“也好!上將軍主征伐,上大夫理內政,太子督運糧草輜重,本王坐鎮協理,便是這般了。”
“我王明斷。”
燕昭王雷厲風行,齋戒三日,便在燕山南麓舉行了祭天大典,向天地諸神通報了討伐齊國復仇雪恥的意願,祈禱上天佑護燕國大業一舉成功。祭完天地,便立即行拜將大典,拜樂毅為上將軍,賜兵符王劍並上將軍全副儀仗,授生殺大權。拜將完畢燕昭王下詔:上大夫劇辛秉持國政,太子姬樂資督運糧草輜重,百官勤政,舉國協力,復仇雪恥!
燕國頓時沸騰起來,整整一個冬天便熱氣騰騰地忙亂了過來。
在拜受上將軍印信的當晚,樂毅便帶著一班軍吏司馬星夜奔赴遼東去了。
二、冰天雪地的遼東軍營
出得薊城往東,有兩條赫赫大水,一名濡水 ,一名遼水。
這兩水都是古老的中原諸侯封地。濡水地帶是商代封的一個孤竹國,封邑叫做令支 。因了言語錯訛,又叫做冷支、離支、離枝、不令支。殷商被西周滅亡後,孤竹國出了兩個大大的孤忠名士,這便是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叔齊。這兩人都想讓對方做國君而先後逃出孤竹,殷商滅亡後,兄弟二人以遺民之身做出了震驚天下的舉動——不食周粟,活活餓死!從此,濡水孤竹國便名揚天下,周武王竟破例將孤竹國仍然封做了諸侯。到了春秋板蕩之期,孤竹國卻被氣勢正盛的齊國吞滅了。那時,齊國是姜齊,君主是齊桓公姜小白,丞相便是赫赫大名的管仲。可是,春秋末期齊國大衰,整個濡水以東的廣袤山水便全部被東胡佔領了。那時侯燕國也是自顧不暇,便只好不斷派出人質到東胡,求得東胡不來侵犯。燕昭王即位,與樂毅同心中興,決意仿效當年秦穆公擴地西戎,將整個濡水與遼東奪回,為燕國打下一片廣闊的後院。君臣一番密商,便在樂毅練兵的第三年,派出曾經在東胡做過人質的將軍秦開為將,向東胡發動了突襲。半年之間,這支尚未完全練成的五萬新軍,便將東胡驅趕回了遙遠的漠北草原。燕國便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設立了三郡:右北平郡(濡水地帶),遼西郡(遼水之西),遼東郡(遼水以東)。
從濡水沿東南海邊一直向東北馳騁,越過綿延大山,便是滔滔入海的遼水。遼東郡的治所城堡在遼水之東百餘里,叫做襄平 。燕國的新軍大營,便在襄平西南的遼水河谷。這裡山塬連綿,谷地開闊而隱秘,林木蒼茫,水草豐茂,確是練兵的上佳之地。然則,將新軍根基紮在這裡,絕不僅僅因為遼東地形之便,要說隱秘便利,燕山腹地的連綿峽谷卻更是上選。
遼東之可貴,在於山水,更在於人。
那時的遼東,西起遼水,東至浿水 ,南至大海,方圓廣袤千餘里,山水蒼莽,冰雪苦寒,人煙稀少。在中原人眼裡,遼東與嶺南便是大寒大熱的兩處荒莽之地。然則,便是這苦寒荒莽之地,中原文明卻早早就結結實實地在這裡紮下了根基。還在殷商時期,這裡便是殷商王族大臣萁子的封地,,當時叫做萁子國。萁子國的封地城邑便在浿水西南,叫做樂浪 。周滅商,因萁子賢能,大度地保留了萁子國。整個西周數百年,萁子國庶民被中原人喚做“高夷”,也叫做高句麗、高麗、句麗、句驪等等。及至春秋板蕩,萁子國一班老世族便思念故國,自認殷商臣民而與中原疏遠。到了戰國之世,叫做“滿”的萁子國國君便自立稱王,中原戰國便直呼其國為“高句麗”了。秦開平東胡,自然也吞滅了這個“高句麗”,當年的萁子國便成了今日的遼東郡。
遼東苦寒荒莽,生就了剽悍勤韌的漁獵部族。千百年同化歸流,高麗人與中原人早已經渾然一體。無論男女,都生得精悍結實,吃得大苦耐得大勞,年年歲歲地在山林與猛獸搏鬥,在大海出沒捕魚,民俗極是辛辣猛烈,尚武之風不教自成。當年子之與東胡作戰,靠得便是由遼東漁獵子弟組成的五萬勁旅。然則,春秋戰國以來,遼東的獵戶漁民卻大都是隸農身份,從軍不得做騎士,立功不得受官爵,幾乎永遠都是軍中最為卑微的軍卒,縱是戰死或重傷,也不能得到絲毫撫卹,甚至連屍體也被無情地丟棄在戰場。惟其如此,遼東漁獵奴隸便對從軍避之惟恐不及。當年子之徵發遼東獵戶,藉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權力私行新政,以安家、賜荒田、許戰勝之後搶掠的浮財歸己之三法,便湊出了五萬誓死效命的遼東漁獵子弟,在六國聯軍中一舉成為驍勇之師。遼東人之慷慨善戰,可見一斑。
此等冠絕天下的兵源,便是樂毅在遼東成軍的最重要原因。
燕國安定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