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3部分

令之、伏勝、羊子、黃疵、正先、桂貞、沈遂、李克、侯生、盧生、高堂生、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角里先生①。李斯還在數著念,嬴政搖搖手笑道:“有用便好,我只怕此等飽學儒生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李斯說:“至少目下是有用的,博士們也很為秦王一天下感佩不止。”嬴政又是搖搖手道:“廷尉只說,博士學宮以何人掌事?甚個名頭?”李斯道:“周青臣理事治學俱佳,可為掌事,名頭,似可稱作僕射。”嬴政大笑拍案道:“好!僕也,射也,皆領事之名也,便是僕射了。”

長史蒙毅大忙起來了。

秦王從廷尉府回到王城,立即將李斯的《定國圖治十大事略》上書交給了他。秦王的決斷很明確:立即謄刻分送各大官署,限各署大臣一月之內思謀諸事應對,四月末行大朝會議決。此前,蒙毅得做另一件大事:會同國正監之考功署,統錄並確定文武百官、將士臣民、六國人士於一統天下之功績,擬定封賞王書,籌劃朝會大行封賞。這件事非同小可,既是激勵秦國朝野的喜慶盛事,又是撫慰天下人士的安定民心長策。更要緊的是,這是一樁繁劇而縝密的事務,牽涉面之多幾乎涉及所有臣民,尤其也包括了山東六國臣民,要在一月之內備細列出卻是談何容易!然則,年青的蒙毅沒有絲毫的畏難之心,立即全副身心地撲了上去開始連軸轉了。這便是那時的秦國,上下同心同欲,任事不避險難,勞作不畏艱辛,奮發惕厲而著意創新,質樸求實以能事為榮,孜孜不倦以公事為本,民風官風之清新之純厚,對當時天下有著極大的魅力。秦統一六國而能使“民莫不虛心仰上”,與其說天下人對秦王膜拜,毋寧說天下人對秦所開創的國風民性的心悅誠服。

倏忽一月,蒙毅終於從考功署的密室中走了出來,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整整一車簡冊拉進了王城,在秦王書房擺成了又一座文卷大山。正沉浸在列國郡縣地圖下的嬴政看得又氣又笑:“你這個蒙毅,教我一卷一卷翻麼?”積起一臉夜色的蒙毅連忙道:“不不不,這是備王查閱細目,封賞事大,難保無人喊冤。”嬴政一揮手道:“縱有喊冤,過後再改也來得及,只不能慢!你只說,我聽。”蒙毅立即拿起山頂一卷道:“這是歸總大目,我先將分類稟報君上定奪。”一口氣,蒙毅說了整整一個時辰。

依據秦國法度,蒙毅的功績輯錄有四大類若干細目:

其一,軍功。又分為將軍之功、軍尉之功、士兵之功三目。

列位看官留意,秦國軍功考定之法,遠比後世朝代詳明合理,說具有科學性亦不為過。其間根本,是士兵斬首之功、將尉戰勝之功的區別。尋常只知秦軍以斬首記功,也就是山東六國所說的“首功”。然則,這只是秦國軍功的一大類。因為此類軍功最能激勵民眾從軍殺敵,為變法之要,且震撼天下,是故常被後人誤解為秦國唯一的軍功。實則,秦國軍功制的目的在於激勵將士殺敵,是以對種種戰場之特殊情形,皆做了詳細區分,既不至功勞被埋沒,亦不至將尉士兵混同冒功。士兵軍功之特異在於:陷隊之士(敢死隊)優待軍功,十八人斬首五級,即人各賜爵一級;若戰死,則允許家人承襲爵位。而大小將官的軍功,則不以斬首記,而以勝敗記。若將尉也以斬首記功,一則容易冒功,一則容易使將官忙於斬首而忽視號令職能。這種勝敗之功,又以職務高低分為兩個等次:什長(統十卒類似班長)以上,千夫長以下(統稱軍尉),皆以每戰總體殺敵人數是否超過定數記功;千夫長之上的將軍,則以攻佔城池、殺敵人數、最終勝負等三方綜合論功,尤以最終勝負為根本。《商君書·境內篇》提到了兩種定數:百夫之旅,每戰斬首三十三級以上者,百夫長等同士兵之斬首一級;將軍統兵野戰,每戰斬首八千以上,並最終獲勝者,該將軍等同士兵之斬首一級。這種軍功制,山東六國謂之“本賞”,意為以戰勝為根本論軍功。孤立地看,尚難以知其在當時的意義。而若與山東六國軍功制對比,則立見高下。當時的山東六國,只有斬首之賞,而沒有勝負本賞;也就是說,只要斬首,雖戰敗也有賞賜,沒有斬首,雖勝亦不賞賜。顯然,這是極不合理的。荀子在《議兵篇》評論秦國軍功制說:“秦人……非鬥無由也,功賞相長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

三大類中,士兵之功、軍尉之功,皆由上將軍府會同考功署確定封賞等次,後報秦王以王書形式下達即可,不列入朝會封賞之列。所以,蒙毅所要完成的最大一宗是將軍軍功。若以萬人兩將軍計之,則秦軍六十萬便有一百二十名將軍,再加上國尉府與關塞系列的其餘將軍級的武職官員,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