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1部分

尚商坊又開市了,學館酒肆又漸漸活過來了。只有嬴秦部族的一班元老舊臣還是滿腔憤激,天天守在王城洶洶請命,要秦王“維護成法,力行逐客令”!呼應者寥寥,嬴政也一時沒工夫周旋,這些老臣子們便日日聚在東偏殿外的柳林中,兀自嚷嚷請命不休。雖則如此,大局終是穩定了下來。

八月中,咸陽王城舉行了復政之後的第一次小朝會。

參與朝會者,除了任何朝會都不能缺席的廷尉府、國正監、長史,全是清一色的經濟大臣:大田令、太倉令、大內令、少內令、邦司空;還有次一級的經濟大吏:俑官、關市、工師、工室丞、工大人。除了這經濟十署,便是鄭國、李斯兩名河渠官員。

清晨卯時,小朝會準時開始。嬴政一拍案,開宗明義說:“諸位,今日朝會,只決一事:如何重上涇水河渠,根治關中大旱威脅?各署有話但說,務必議出切實可行之策。否則,秦國危矣!”殿中一時肅然,面面相觀無人說話。過得片刻,首席經濟大臣大田令吭哧開口:“老臣,原本主張河渠下馬,民力回鄉搶挖毛渠。幾月大旱,老臣自覺毛渠無力抗旱,似,似乎還得上馬涇水河渠。只是,茲事體大,民人饑饉,老臣尚無對策。”大田令一說完,殿中哄嗡一片議論開來。與會者都是經濟官吏,誰都被這場持續大旱搞得狼狽不堪,已經深知其中利害,只礙著原先主張河渠下馬,一時不知道如何改口,故而難以啟齒。如今大田令率先改弦更張,經濟官員們心結開啟,頓時便活泛起來。沒說兩個回合,原先主張放棄涇水工程的老臣人人欣然改口,一口聲擁戴重新上馬涇水河渠。

李斯見情勢已到火候,便以河渠事務主管的身份,陳述了重上河渠工程的緩急兩種選擇。沒說一輪,經濟臣僚們又是異口同聲贊同“全力以赴,兩年完工”的急工方略。於是,要害關節迅速突出:糧食來路何在?

一說糧食,舉殿默然,看著老廷尉的黝黑鐵面,誰也不敢碰這個硬釘子。

年青的秦王慨然拍案,一口氣毫無遮掩地說出了民工軍制、官倉出糧的應對之策,並特意申明,這是效法成例,並非壞秦法制。秦王說罷,舉殿目光一齊聚向老廷尉——這個只認律法不認人的老鐵面要是依法反對官倉出糧,只怕秦王也要退避三舍。嬴政卻是誰也不看,一拍案點名,要老廷尉第一個說話。不想,老廷尉似乎已經成算在胸,站起身一拱手鏗鏘作答:“秦法根本,重農重戰。農事資戰,戰事護農,農戰本是一體。關中治水滅旱,民力以軍制出工河渠,一則為農,二則為戰,資以軍糧,不同於尋常開倉濟貧,臣以為符合秦法精要,可行也!”群臣尚在驚訝,國正監已經跟著起身,慨然附議:“聚國家之力,開倉治水滅旱,正是秦法之大德所在!老臣以為可行!”經濟大臣們見執法大臣、監察大臣這兩個執法門神如此說法,不待秦王詢問,便是同聲一應:“臣等贊同,軍糧治水!”嬴政沒有任何多餘話語,欣然點頭拍案,大計於是底定。各署振奮,當殿立即核定民力數額,議決開倉次序、車輛調集、各色工匠數目、工具修葺等諸般事項。

時到正午,一切已經就緒。

次日,秦王王書飛抵渭北各縣,整個關中立即沸騰起來。

開官倉治水,這步棋正中要害。其時正在大旱饑饉之後,庶民存糧十室九空。開官倉治水,無疑給了老百姓一條最好的出路。最要緊的一條,這次的民力征發,破例地無分男女老幼。如此,庶民可舉家齊上工地,放開肚皮吃飯,豈非大大好事?其次,河渠出工又算作了每年必須應徵的徭役期限。而歷來的老規矩是:民眾得益的治水工程,從來不算在官定徭役之列。其三,這次河渠工程正在秋冬兩季,大體上不誤農時,民眾心裡也沒有牽掛。更有一層,秦國曆來將農事之功與戰功等同,庶民勞作出色者還能爭得個農爵,何樂而不為!如此等等,民力大上河渠,簡直是好處多多。這還只是未來不受河渠益處的“義工縣”的民眾想法,若說受益縣的民眾,更是感奮有加,不知該如何對官府感恩戴德了。

唯其如此,秦國腹地的河渠潮驟然爆發。連職司徵發民力的李斯也沒有想到,原本謀劃的主要徵發區,只在涇水河渠受益的渭北各縣,對關中其餘各縣只是斟酌徵發義工,能來多少算多少。不想王書一發,整個秦川歡聲雷動,縣縣爭相大送民工,一營一營不亦樂乎。旬日之間,渭北塬坡便密匝匝紮下了一千多個營盤,一營一千人,整整一百多萬!如此猶未斷流,東西兩端十幾個縣的民工,還在潮水般地湧來。不到一個月,整整一千六百多座民工營盤黑壓壓擺開,東西四百多里、南北橫寬幾十裡的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