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沒有了財力根基。但是,破齊之戰留下了一個巨大的謎團:為什麼強大的燕軍能秋風掃落葉一般攻下七十餘城,卻在五年時間裡攻不下最後的兩座小城而致功敗垂成?世間果然有天意麼?
歷史展現的實際是:在最初的兩次大會戰擊潰齊軍主力後,樂毅遣散了五國聯軍,由燕軍獨立攻佔齊國;一年之內,燕軍下齊七十餘城,齊潘王被齊國難民殺死,齊國只留下了東海之濱的即墨與東南地帶的莒城兩座小城池。便是這兩座城池,樂毅大軍五年沒有攻克,最終導致第六年大逆轉。戰爭的具體程序,本書第三部《金戈鐵馬》有詳細敘述,不再重複。我們的問題是:五年之中,燕軍分明能拿下兩城,樂毅為什麼要以圍困之法等待齊國的最後堡壘自行瓦解?後世歷史家的研究答案是:樂毅為了在齊國推行王道德政,有意緩和了對齊國的最後攻擊。
《史記·燕召公世家·集解》,有三國學者夏侯玄的一段評判雲:“……樂毅之志,千載一遇……夫兼併者,非樂毅之所屑,強燕而廢道,非樂毅之所求……夫討齊以明燕王之義,此兵不興於為利矣!圍城而害不加於百姓,此仁心著於遐邇矣!舉國不謀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全於天下矣!……樂毅方恢大綱以縱二城,收民明信以待其獒(斃)……開彌廣之路,以待田單之徒;長容善之風,以申齊士之志。使夫忠者遂節,勇者義著,鄰國傾慕,思戴燕主,仰望風聲,二城必從,則王業隆矣!……敗於垂成,時運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雖二城幾於可拔,而霸王之事逝其遠矣!樂毅豈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顧拔城而業乖也!……樂毅之不圖二城,未可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