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董卓讓牛輔留在大本營暫時統領大軍,他則帶上三千騎兵輕裝前往京城,奉先我們倆也一同隨行。
第六十三章 洛京風雲(七)
() 卻說,我們一路南下渡過黃河,經陝縣(今陝縣)往東到達黽池(今澠池西三十里,觀音堂鎮以北)這裡停下。只因這時天已經快黑了,所以便要暫時留下來過夜。
隨後,我們將坐騎交給了驛館的驛長拉到馬廄去,接著又飽餐了一頓。而後,董卓不禁表現出有些煩悶的樣子。我見狀,不由問:“州牧,您怎麼了,是嫌飯菜做的不好吃嗎?”
董卓嘆道:“不是飯菜的事,是來之前忘記將象棋給帶上,這會兒實在有些煩悶。”
我笑笑說:“沒關係,等這件事完了之後,有的是空閒下棋;對了,這會兒您應該寫封奏章上呈給朝廷,告訴滿朝文武您前來清除宦官了。”
董卓不由說:“哎呀,老夫書唸的不多,文采實在有些差強人意,奏章這玩意兒老夫不大會寫啊。”
我不禁啞然。也是,通常像奏章這種高階大氣上檔次的玩意兒,一般人還真就寫不大好。萬一要是寫的意思不大對勁,讓上頭誤會了,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這時,一旁的奉先忽然說:“無妨,由屬下為州牧代筆便是。”
董卓點頭說:“嗯,甚好。”
隨後,驛長拿來了筆墨及竹簡。奉先如是在竹簡上寫道:中常侍張讓等,竊幸承寵,濁亂海內。臣聞揚湯止沸,莫若滅火去薪;潰癰雖痛,卻勝於內蝕。昔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惡,今臣輒鳴鐘鼓入洛陽,請收張讓等以清jiān穢!
而後,這封奏章便讓驛館的驛使拿著連夜送往洛陽去。此地距離洛陽已不算遠了,約莫也就一百五十多里的路程。由於此時的朝政大權是掌控在何進手裡的,因而這封奏摺其實就是送給他看的。
當何進看了這封奏章以後,不由立時讚歎道:“唔?想不到這個董卓竟還有如此文采,以往還真沒讓人看出來啊!孔璋,你一向文采過人,你且來看看這封奏章寫得如何?”
何進口中的「孔璋」是陳琳的字,這時的陳琳還是何進屬下的主簿,這封奏章便是由他收到而後呈送過來的。卻見陳琳接過竹簡,開啟看了下,而後恭身道:“稟大將軍,依屬下之見,這封奏章應不是出自董仲穎的手筆。”
“喔?”何進不由感到有些意外,卻問:“你言下之意,董卓手底下還有其他文采這般出眾之人?”
陳琳不由回道:“想來應是了。”
何進不由沉吟著說:“唔,回頭等董卓來了,一定要見一見這個人。”
陳琳不由神sè一動,卻說:“大將軍,屬下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何進示意說:“但說無妨。”
陳琳便道:“依屬下之見,大將軍召諸將帶兵前來,並無多大用處,還不如讓諸將暫且停留在原地駐紮;誅除宦官一事可私下裡與太后再行交涉,免得強行為之反而落下把柄在閹宦手中,讓其藉機向太后誣告大將軍想要某朝篡位,如此反而不妙。”
何進不由點了點頭說:“嗯,你所言不無道理;待明rì早朝將這封奏章示於群臣,先看看太后的反應再說。”
翌rì早朝,何進將奏章命黃門侍郎荀攸念給眾人聽。眾人聽後,以何進為首的黨人集團不免都出言附和,認為奏章所言甚為有理。對於大臣們的附和,何進不由略微有些得意,旋即對何太后說:“太后,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這事兒你怎麼看?”
何太后的臉sè不禁有些不佳,卻道:“依哀家之見,這個董胖子真是沒事兒吃飽了撐的,放著白波賊不去打,卻偏要來找幾個內侍的麻煩;他這個「前將軍」要是當不下去了,就換個人來當,反正底下想升官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他這一個半個的;諸位大臣且說說,是不是這個理啊?”
底下的群臣不禁相互看了下,卻都沒敢吱聲。何進的臉上看起來頗有些鬱悶的樣子,旋即冷著臉道:“這樣說來,太后是一定要袒護那班宦官咯?”
何太后立時斥道:“夠了,哀家做事還輪不著他人來指教!要知道哀家可是當朝太后,是皇帝的生母,宦官是否該除哀家心裡有數。”
“你——”何進不由立時有些發怒的樣子。此時此刻,一旁的小皇帝劉辯被何進此時的模樣給嚇得連大氣都不敢出一下,就那麼一動不動的跪坐在皇位上。
正在這時,一旁的車騎將軍何苗突然勸道:“哎呀大哥,你沒事兒幹嗎非跟幾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