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如此呢? 為何曹叡要急匆匆召司馬懿呢?或者說,司馬懿為何上書曹叡? 原來幽州刺史毋丘儉上表,報稱遼東公孫淵造反,自號為燕王,改元紹漢元年,建宮殿,立官職,興兵入寇,搖動北方。曹叡大驚,即聚文武官僚,商議起兵退公孫淵遼兵之策,故而給司馬懿發郵件。 關鍵是曹叡擔心袁家後人沒死絕,如果聯合,那麼自己能不能贏,還是再輸一把官渡之戰? 如果輸了,那就遭了,袁家滅門之恨,袁家後人若是記得,那真的不知道如何對付了。 那就是三條戰線。 遼東公孫淵必然糾結外族,那就更遭了,可能本來只是家裡人打打,糾結外族之後性質變了,那就萬萬不能輸了。 公孫淵是誰呢? 公孫淵乃遼東公孫度之孫,公孫康之子也。建安十二年,曹操追袁尚,未到遼東,公孫康斬尚首級獻操。 這事兒也怪袁家兩兄弟搞內亂之後還想要藉助外族:烏桓。 藉助外族的力量然後又不把人公孫家看在眼裡,非要拿公孫家的地位,你這樣那誰能忍?於是正如郭嘉遺計定遼東中寫的:遼東太守公孫康,久不賓服。今袁熙、袁尚又往投之,必為後患。不如乘其未動,速往徵之,遼東可得也。 然後公孫康上大分,立大功,主動砍了袁家兒子,又跟曹老闆好言好語說,這樣下來曹老闆可就開心了。 當即封公孫康為襄平侯,讓他鎮守襄平等地,相當於是把整個北邊對抗外族部分權利給他了。 當然,肯定不能百分百信任,曹老闆誰都不信,於是乎,好玩的就來了,純哥就被調上去了,這幾十年都沒啥動靜。 後來公康死,有二子:長曰晃,次曰淵,皆幼;公孫康弟公孫恭繼職,也不打仗,也不噁心曹老闆後方,就這樣又保持了很多年。 曹丕時封公孫恭為車騎將軍、襄平侯。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苦勞也給。 太和二年,公孫淵長大,文武兼備,性剛好鬥,奪其叔公孫恭之位,曹睿封淵為揚烈將軍、遼東太守。 這種人最好掌握了,野心大能力小,至少曹叡那時候是那樣認為的。 結果後來孫權遣張彌、許晏齎金珠珍玉赴遼東,封公孫淵淵為燕王。 公孫淵剛開始挺高興的,畢竟權哥也是皇帝,就算是成了吳臣也是王,反正對他來說,吳臣、魏臣都無所謂,地位高就行,很顯然,孫權給的高。 但是,公孫淵蠢,部下不蠢。 立馬就勸說:“孫權遠在南方揚州,且數次北伐失敗,而曹魏近在眼前,若是捨近求遠,則大禍將至。” 一頓好說歹說。 公孫淵也是自然明白了。 公孫淵懼中原,乃斬張、許二人,送首與曹叡。 曹叡很高興,於是加封淵為大司馬、樂浪公,本來應該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對雙方都很好,人心不足蛇吞象。 公孫淵就是這種人,心不足,覺得曹叡這麼痛快給了自己這麼大的官職,說明需要自己,四捨五入,他做得魏帝,我為啥做不得燕王? 雖然他知道即使給了他燕王,他也不會滿意,燕王之上是什麼?一步之遙。 於是與眾商議,自號為燕王,改元紹漢元年,眾將都覺得可行,開國元勳誰不想當? 再加上一位袁姓男子道:“主公乃是公孫將軍之後,北方的王,何苦屈居曹叡之下?” “曹叡乃篡漢逆賊,不如討之!”袁姓男子對曹魏的怨念很深。 公孫淵可開心了,那能當王不開心? “倒是不假!不假!他做得,我也做得!”公孫淵心情大好:“袁兄所言極是!” 一般情況都會有人勸,即使是很蠢的決定。 副將賈範諫言:“中原待主公以上公之爵,不為卑賤;今若背反,實為不順。更兼司馬懿善能用兵,西蜀諸葛武侯且不能取勝,何況主公乎?” 袁姓男子笑了:“諸葛亮已兵臨長安,曹叡無可奈何,怎叫不可勝?” 袁姓男子起身:“莫非非要諸葛亮砍了曹叡頭顱,那才叫贏不成?” 賈範又道:“諸葛武侯尚且有軍師徐元直輔佐才能兵臨長安,隴西一帶還未平定,西蜀內憂外患!我等如何匹敵?” “你的意思是?我們不如曹叡?”實話實話最傷人了:“那我們就該等著曹叡伐我?” 賈範就是這樣認為的:“曹叡乃一代雄主,不可匹敵也!即使主公,也難抗衡!” 公孫淵大怒,叱左右縛賈範,將斬之:“大膽!今天命在我!妖言惑眾!斬!” 參軍倫直諫言:“賈範之言是也。聖人云: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還不待公孫淵問。 袁姓男子問他:“敢問大漢滅時,可有妖孽?” “大漢未亡!西蜀國祚尚在。”倫直叩首:“主公不可糊塗啊!” 又說:“今國中屢見怪異之事:近有犬戴巾幘,身披紅衣,上屋作人行;又城南鄉民造飯,飯甑之中,忽有一小兒蒸死於內;襄平北市中,地忽陷一穴,湧出一塊肉,周圍數尺,頭面眼耳口鼻都具,獨無手足,刀箭不能傷,不知何物。” 越聽越玄乎,越聽越難以置信。 倫直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