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員們每個人採購了不少心儀的商品。他們說這次俄羅斯總算沒白來。這些東西在別的國家還真買不到!
看到他們這麼喜歡有俄羅斯特色的東西,我就建議他們去品嚐一下俄國最質樸的俄餐。
《eлkn-пaлkn》是俄羅斯一家特別著名的連鎖餐廳,這裡以經營最典型的俄國家常菜而聞名!
《eлkn-пaлkn》其實是俄語俚語中著名的感嘆詞,意思近似於漢語的《天呀!》從餐廳的名稱你就可以想象出它風格的親民和質樸!
走進餐廳,你就象走進十九世紀傳統的俄羅斯餐廳一樣。這裡的牆是由讓人感覺厚實溫暖的未加工的圓木和沒有粉刷的石磚組合而成的。室內幾乎看不到一丁點現代裝修的痕跡。
牆壁上懸掛著鄉土風格的風景畫,和各種民間特色十足的玩偶、古樸的用具和一些鳥獸的標本。讓人感覺似乎置身於近代俄國最日常的生活之中了。餐廳內帶有輪子木車造型的自選臺上,鋪放著繡有十字繡的麻布檯布。上面擺設著陶製的大盤子和各色瓶瓶罐罐。裡面是是供客人們挑選的各種冷盤和小吃。
身穿鑲著紅色花邊的白襯衣的男服務員笑容可掬地把我們安排到了一個很舒適的區域。大家笑著問我,服務員穿的是不是俄國的民族服裝。我告訴他們這是俄國舊時代農村小夥子的典型打扮。
我們點了一桌典型的傳統俄餐和服務員推薦的他們餐廳選用的伏特加。
我發現我這個團組成員對俄餐的感覺真的不敢恭維!
大家一邊吃一邊評論著每道菜品的奇怪味道。我覺得他們對菜品的好奇完全超出了對它的喜愛。
看到我吃著黑麵包。那個女遊客也掰了一塊放到嘴裡,馬上她就又吐了出來,有些奇怪地看著我說:
——“這東西怎麼還有股酸味?我看你吃的那麼好吃的樣子,真沒想到它是這個味的!”
我笑了笑說:
——“俄餐就別提對中國人了,就是很多西歐人也很難接受他們的味道。黑麵包也是他們的特色,第一次吃的人確實不習慣。”
——“我們今天吃的是最地道的俄餐嗎?”那個年輕一些的遊客問道。
——“是的,我覺得這個餐廳的菜品應該是最傳統意義上的俄餐了。高檔餐廳的有些俄餐已經改良了,這家餐廳是傳承最家常的做法,當然這也是最地道的俄餐的做法了。”我說
——“俄餐我們可是吃這一次就夠了!不過,也算沒白來,總算知道俄國飯是什麼味了。”一個笑著說道。
——“我就吃不慣西餐,這個俄餐也算西餐吧?我看它們的用料都差不多,”一個人問我。
——“西餐中最著名的有法餐,義大利餐和俄餐,不過俄餐更加獨特一些。就是歐洲人也有很多吃不慣俄餐的,特別是俄餐中的酸奶油,這個就連歐洲人也很難接受,可是俄國人卻偏愛這個味道。”我答道。
——“要說吃,我覺得還是得說咱們的中餐好吃!你也喜歡吃中餐吧?”一個人笑著問我。
——“是的!我也覺得中餐是這個世界上最好吃的!生在中國真是幸運”我笑著對他說。
大家對我的話似乎都很贊同。
我心裡想,這也許是我和這群人最有共識的一件事
——“我們基本上都只吃中餐,就這樣還吃不過來呢……對了,可是咱們這位老總,卻有這麼個愛好,在國她還內隔三差五就嚷嚷著要吃西餐。可是一出國就又只想吃中餐,還總抱怨國外的中餐不正宗,呵呵……”那個模樣年輕一點的遊客指著那個女士開心地說道。
——“你們說怪不怪?他們的廚師都是中國的,可是一出國,這味道怎麼就變了呢?我越想吃正宗的中國菜,越吃不到”那個女的不解地說道。
大家七嘴八舌地談論著各自的口味,不過有一件事卻是口徑一致,那就是從下一頓飯起,他們都要吃中餐。
酒足飯飽之後,我叫來服務生結賬。
團組中有人問我是不是需要付小費?我告訴他們,在這樣的餐廳吃飯小費一定是要付的。不過小費的金額沒有太嚴格的標準,一般是消費金額的百分之十左右。
他們對付小費倒是挺大方的,都說別忘了給小費,讓人家笑話了去,那可太丟人了。有人還說,反正盧布也不值錢,多給他們幾個,也讓服務生高興高興。
我說,其實在俄國來餐廳吃飯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開心,其次才是解解饞,既然是以開心為主的,那麼俄國客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