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很大。”
“張居正在朝廷中一向是倡導節儉,一再以國庫空虛為理由要求萬曆皇帝和李太后節儉開支。”
“但是他只會要求別人,自己卻不能以身作則,註定是得不到皇帝支援的。”
“張居正晚年患病臥床之後,舉國為他設壇向神佛祈禱。”
“這樣的待遇在皇室家族裡面除了皇帝,都不敢輕易獲得。”
“張居正一介大臣卻獲得了這樣大的殊榮,並不是一件好事,臣子受百姓擁戴太過就會招致皇帝的猜忌。”
“況且張居正和萬曆兩人之間本來就存在著嫌隙,萬曆皇帝本來就對他不滿,這樣一來大大觸犯了皇帝的威嚴,兩人之間的矛盾徹底激化。”
“在內閣中,張居正獨斷專行,一切事物都由張居正本人說了算。”
“即使在他重病居家的時候,也緊緊掌握內閣大權,大事仍然必須交由他裁決。”
漢昭帝劉弗陵:這張居正好大的權勢,都快趕得上霍光了。
在他看來,張居正一面要求皇帝厲行節儉,一面自己窮奢極欲,這都沒什麼大不了的。
可張居正在重病之後,在全國設定祭壇為自己祈福,這一點做得太過了。
像這樣的待遇也只有皇帝才可以享受,可如今一個大臣卻享受和皇帝同等的待遇,這已經不能用狂妄來形容了。
看到張居正的權勢,他就想到了朝堂上的權臣霍光。
霍光在朝堂上一手遮天,甚至敢於廢掉先帝,這份狂妄可比張居正大得多。
正如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權勢不滿,他同樣也對霍光的權勢不滿。
他希望霍光看了張居正悲慘的結局可以收斂一些,不要一再挑釁他的權威。
否則,他大機率也會和萬曆皇帝一樣,在霍光死後進行大規模清算。
“此外,張居正還閉塞言路,特別不願意聽取其他官員的不同意見,對政敵和意見不同的官員採取打擊壓制的方法。”
“這樣一來,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就難以及時解決,政策中存在的問題也難以及時更正。”
“等張居正自己發現的時候,可能已經積弊已深、迴天乏力了。”
“張居正還喜歡被人吹捧,所以有的官員為了討好張居正,極盡阿諛奉承溜鬚拍馬之事來得到他的重用。”
“有阿諛奉承的官員誇讚張居正能與古時候的賢臣相媲美,這也就罷了。”
“但有人誇讚張居正堪比堯舜禹,關鍵張居正也坦然接受了,這就有些過了。”
“畢竟君臣有別,這樣讓皇帝怎麼想?勢必會加深皇上心中的怨氣和忌憚。”
王安石:好傢伙,這個張居正的臉皮不是一般的厚,居然能夠坦然接受堪比堯舜禹的誇讚,這一點上老夫自愧不如。
同樣都是改革家,他和張居正的性情差異巨大,這點著實讓他費解。
他作為宰相,主導變法,自然也有很多官員阿諛奉承,想要得到他的重用。
但對於這樣溜鬚拍馬的人,他深知一旦重用這樣卑劣的人,只會對他的變法事業造成阻礙。
所以但凡有官員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