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0章 來自老父親的公開宣告

情事件指的是什麼?

“張居正為國事夜以繼日地操勞,萬曆五年,多年未見的老父親張文明去世。”

“按照當時大明祖制,朝廷官員的父母過世,必須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個月,期滿起復為官。”

“張居正的改革才剛剛開始,此時離開必然使得改革功虧一簣。”

“於是乎,張居正做出了唯一的選擇,奪情。”

“明朝計程車大夫忠君盡孝的觀念根深蒂固,未能盡孝何來忠君。”

“正德朝的大學士楊廷和也是一代名輔,收到父親去世的訊息即刻辭官回家守制。”

“如此一來,對於張居正的奪情,朝廷官員口誅筆伐。”

“無論是御史還是六部官員都上疏要張居正辭官回去守孝,給張居正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此時萬曆還不能親政,國家大政均需張居正裁決,不想讓張居正回家守孝。”

“最終由萬曆下詔警告群臣,再議論張居正奪情者,誅無赦,非議才消止。”

張居正聽聞之後,目光有些複雜。

也難怪原本他的支持者會放棄對他的支援,一切都明瞭了,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確實,大明是以孝治天下,對於官員來說更應該遵守。

按照大明的禮法,官員的父母去世後,官員應該辭官回老家守孝。

這一刻,他不禁深深為難起來。

距離他父親去世的萬曆五年還有三年時間,到時候他又該如何選擇。

要還是按照歷史上的那樣奪情,那肯定會有很多他的支持者對他心生不滿,至於那些反對派更是不會錯過打擊他的機會。

可他要是辭官回老家守孝,那他好不容易剛剛鋪開的改革措施恐怕就要功虧一簣。

這種兩難的選擇,讓他一時頗為頭大,不知該如何抉擇。

正在荊州老家的張文明從主播口中得知了自己的死期,心中頓時百感交集。

他大致也能感覺到自己可能沒有多少年可活,可驟然得知還有不到三年時間,多多少少有些傷感。

不過現在可不是悲傷的時候,他還得幫助兒子解決麻煩。

不能因為奪情一事,就讓他的兒子腹背受敵。

張文明:老夫是張居正的父親,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等老夫去世後,老夫不要求張居正回來守孝,張居正好好推行改革拯救大明,就是對老夫最大的守孝。

正主公開出來說明情況,那些改革的反對派一個個臉色難看。

好不容易這麼好一個打擊張居正的機會,就這麼被正主輕而易舉的化解了。

張居正不禁會心一笑,剛才艱難的抉擇瞬間蕩然無存。

“另外,朝廷對於清丈出來的地主的逃稅地,只要把賦稅繳清,就承認土地的合法使用權。”

“而不是把地主多佔的土地分給沒有地的農民,所以沒有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這樣也就很難得到農民的支援。”

“一條鞭法的實行,雖然減輕了商人和手工業者的負擔。”

“但是這兩個階級的力量弱小,沒有形成一股新興的政治力量來支援改革。”

“改革雖然有利於國家的發展,但是卻損害了多個階層的利益,所以真心實意支援改革的人很少。”

“相反,那些被損害了利益的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利用他們在經濟、政治上的權力,不斷對改革進行阻撓和破壞。”

張居正:我這也是無奈之舉啊!只是讓地主繳清逃稅地的賦稅,就已經引得地主階級激烈反對了。這要是把地主階級查出來的逃稅地分給農民,恐怕他們非得造反不可。

他也不是沒有想過此事,可稍微一想就放棄了這個膽大包天的想法。

這要是把地主階級藏匿的土地分配給農民,他們還不得拼命啊!

他的改革措施本就觸碰了地主階級的利益,能把目前的改革措施推行下去就已經很不錯了,再幹一些激怒他們的舉動只會適得其反。

他自然是知道支援改革的人不多,但那又怎樣,他依舊要強行推行改革。

在他提出改革措施之前,他就已經預料到這種情況。

但他不在乎,為了挽救大明的頹勢,再大的阻擾也不能熄滅他推行改革的決心。

“最後,張居正本人的性格、做事風格和用人失誤與他身後的悲劇也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張居正是一個在生活上窮奢極欲的人,每次出行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