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韜是很沒有將宋騰放在眼裡的。 宋戰還活著的話,他尚且忌憚幾分。 可宋騰算什麼東西? 要不是自己現在要忙著收拾朝廷的禁衛軍,解除後顧之憂,他早就揮師滅掉宋騰了。 可誰知道現在自己還沒去打他,他竟然請了外援來收復失地了? 這簡直就是沒有將自己放在眼裡! “孔副將!” 霍韜在沉思了一陣後,迅速地做出了決斷。 “末將在!” 一名身材魁梧的將領應聲出列。 霍韜對孔副將吩咐道:“你立即統帥三千騎兵增援興安府!” “你不需要殺敵多少,只需要給我遲滯宋騰和董良辰的北進步伐即可!” “你們是騎兵,他們號稱十萬大軍,估計也就四五萬人而已!” “你不要去和他們硬碰硬,你的騎兵可以去襲擊他們的運糧隊,也可側翼襲擾!” “反正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你必須給我拖住他們!” “能做到嗎!” 孔副將抱拳,朗聲回答道:“能!” “好,去吧!” “末將遵令!” 現在霍韜最主要的精力是攻破橫山關,殺進汾州境內,將朝廷的禁衛軍給收拾了。 只要騰出手來,別說董良辰十萬大軍,就算是二十萬又算個屁! 到時候他們和秦州節度府聯起手來,誰能與他們相抗?? “傳令下去!” “晝夜輪番進攻!” “不惜一切代價!” “今天必須將橫山關給我踩在腳下!” “遵令!” 周圍的將領們也知道,自家大都督是要拼命了。 當霍韜這位遼州軍大都督在前線得知天下討逆大元帥府的董良辰率兵十萬北進的時候。 他並沒有放在心上。 畢竟他手裡可是掌握著二十萬大軍呢! 縱使董良辰打到了他跟前,他也能將其消滅。 只不過董良辰率部北進,一旦殺進他們佔領的興安府。 會威脅到了他們的後方,所以他才派遣騎兵去增援。 他自己的當務之急是先將眼前的敵人消滅掉,然後再調頭南下攻打董良辰這一支軍隊。 當大都督霍韜調兵遣將,在猛攻潞州和汾州兩州交界的橫山關的時候。 遼州節度府的興城,霍樂安此刻正在自己的書房內,接見一名信使。 “這信上寫的可是真的??” 霍樂安看完了德州知府送來的告急文書後,滿臉的不可置信。 信使恭敬地道:“回節度使大人的話,我家知府大人所言句句屬實!” 得到了信使的肯定答覆後,霍樂安這位節度使大人站起身。 他在屋內來回的踱步,在努力消化著德州知府的急報。 “林正平的天威軍有兩萬多兵馬,又有堅固的營寨!” “他們怎麼可能一朝覆滅!” “兩萬兵馬就算是站在原地讓張大郎去砍,那也不至於這麼快就被砍光啊!” 德州知府的急報中上報了駐防在光州節度府境內西峽大營全軍覆沒的事兒。 這讓霍樂安一時間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節度使大人,這些訊息都是西峽府前線大營的軍士逃回到了我們德州府的潰兵講述的。” “陸續逃回到我們德州的潰兵有差不多幾十人,其中有二十餘人都是軍將,甚至有幾名都尉。” “他們因為有戰馬騎乘,這才得以逃出生天。” “我家知府大人對他們進行了分開的問話,所得到的結果都差不多。” “有人說張大郎此次傾巢而出,揮大軍五十萬大舉來攻!” “還有的說張大郎揮師三十萬,所以林都督他們這才難以抵擋。” “......” 霍樂安又走回到了自己的椅子坐下,依然覺得有些難以置信。 “這張大郎突然出兵北上,怎麼先前一點風聲都沒有?” “難不成他們是突然出現在西峽府境內的??” 面對霍樂安的詢問,信使也不知道如何作答。 無論霍樂安是多麼不願意相信,可現在德州知府上報的情況還是引起了他的重視。 不管前線的天威軍是否全軍覆沒,可張大郎竟然突然發起了進攻。 他到底是幫宋騰收復失地,還是衝著他們遼州節度府來的? 這都不得而知。 如今他們大軍在外,境內兵馬空虛。 要是張大郎真的衝他們來的話,那事情就嚴重了。 節度使霍樂安坐不住了。 他對著門外喊了一嗓子。 “來人吶!” 一名官員出現在了門口,躬身聽命。 “立即派人去西峽府、壽州方向查探敵情!” “多派一些人去!” “是!” 這官員急匆匆地離開了。 “你先下去歇息。” 霍樂安對這信使道:“前線的事兒要守口如瓶,誰問都不要說!” “倘若是我聽到風言風語,定斬不饒!” 前線出現了變故,在情況沒有搞清楚的時候,霍樂安可不想他們遼州節度府出現恐慌情緒。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