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節度府,江州。 城西一處汙水橫流的小巷最裡邊的一處小院,鎮南軍的一名哨官袁老三就居住在此處。 晌午,袁老三一家人正在吃飯。 飯桌上除了一個清炒的青菜外,就僅剩下了一盤用鹽醃製過的鹹菜了。 一家八口人就著簡單的小菜,喝著稀飯。 袁老三有三兒一女,還有兩位需要侍奉的老人。 家裡的人口多,收入少,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當家的,你們的軍餉什麼時候發?” 袁老三的夫人一邊給最小的女兒餵飯,一邊詢問正在悶頭乾飯的袁老三。 “我也不知道。” 袁老三回答說:“這什麼時候發軍餉,也沒一個時間。” “這啥時候上頭的大人們高興了,估計就什麼時候發吧。” 袁夫人看了一眼袁老三道:“家裡的米缸裡快沒米了,估計只能吃兩天了。” “嗯。” 袁老三點了點頭說:“要是軍餉不發的話,我回頭去找軍中的弟兄先借一些銀子買一些米。” “你上回也是這麼說的。” “可是那些窮弟兄自己都窮得叮噹響,你啥時候借到過?” 袁夫人不滿地說:“我嫁給你這麼多年,陪嫁的首飾都已經賣光了。” “現在只能去典當行將一些衣服典當應急了。” “我這命怎麼這麼苦啊......” “哎呀,吃飯呢,你不要抱怨了。” 袁老三看著袁夫人又絮絮叨叨地開口,當即不滿地開口。 “這一次我肯定能借來銀子,你就放心吧。” 袁夫人指了指三個狼吞虎嚥吃飯的兒子道:“他們也老大不小了。” “劉校尉家裡請了一個教習,開辦了一個私塾,好幾個都尉、哨官家的孩子都送過去了。” “咱們的孩子以後想要出人頭地,我覺得也應該送去多去認識一些字。” “這能識文斷字了,以後也能在衙門裡謀取一份差事,不至於像你這樣,出生入死的,連軍餉都不按時發......” 袁老三神情微微一滯。 他看向了自己的夫人問:“去劉校尉的私塾需要銀子嗎?” “嗯。” 袁夫人點了點頭說:“我聽張都尉家裡人說,要買筆墨紙硯,要給教習的伙食費,還有逢年過節的孝敬,這一年下來,估計得十多二十兩銀子。” 袁老三聞言,當即擺了擺手道:“...孩子還小,再等兩年再送去私塾吧。” “這都十歲了,還小啊?” “這再過幾年,那就得成家立業了。” “到時候大字不識一個,難不成和你一樣,去軍中當差?” “我看還是送他們去讀書的好,以後去衙門裡當差,輕鬆又沒有什麼風險......” “可是一年十多二十兩銀子,這三個孩子就得多少,你算過嗎?” “你不是哨官嗎,手底下管著一百多號人呢。” “你隨便剋扣一點銀子,那就足夠了。” “你懂個屁!” 袁老三將飯碗往桌子重重地一放。 “我手底下那些弟兄日子本來就過得緊巴巴的,我再剋扣一些,那他們飯都吃不起了。” “人家也要養家餬口的......” “那你看看人家那些都尉、哨官一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人家的家裡人也穿金戴銀。” “為什麼你就不行呢??” “因為我良心沒有被狗吃了!” “我看你啊,就是窩囊廢......” “不吃了,我回兵營了!” 袁老三不願意和自己的夫人繼續吵架,當即站起身就要出門。 “我當初真的是瞎了眼,嫁給了你,現在天天的遭罪......” 兩個老人見狀,當即安撫起了抹眼淚的兒媳婦。 心情煩躁的袁老三剛走到自家的院子裡,外邊就響起了敲門的聲音。 “誰啊?” 袁老三走到院子門口,透過門縫警惕地朝著外邊瞄了一眼。 他看到外邊站著的人後,整個人怔住了。 這不是原江州知州、巡察使江永才大人嗎? 他怎麼到自己家來了? 他錯愕不已。 他連忙將門開啟了。 “鎮南軍哨官袁老三,拜見江公子!” 袁老三開啟門後,忙抱拳見禮。 江永才掃了一眼院子。 看到院子裡雖然簡陋,卻打整得乾乾淨淨,他微微點頭。 江永才笑吟吟地問:“難道就不請我進去坐坐?” “額。” 袁老三忙讓開了路:“江公子,快裡邊請。” 江永才現在被罷免了一切職務。 可是他的爹卻還是擔任著東南節度府兵馬使。 再者而言,他們算是江家的人。 現在人家屈尊到訪,袁老三也有些受寵若驚。 他忙將江永才一行人引到了院內。 屋內方才還在哭鬧的袁夫人等人也都聽到外邊的動靜,紛紛探頭觀望。 看到有身穿錦緞的大人物到訪,倒是讓他們顯得侷促不安。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