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府,十里亭。 知府孔紹儀攜帶著大小數十名官員等候在官道旁的涼亭內,他們低聲交談著,臉上帶著興奮色。 張雲川這位鎮南大將軍率領的大軍即將要路過他們臨川府。 他們作為當地的父母官,自然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孔紹儀攜官員出十里相迎。 沒有過多久,遠處的官道上響起了急促的馬蹄聲。 只見一名身穿皂衣的騎士策馬飛奔而來。 孔紹儀見狀,當即站起了身軀。 那皂衣騎士在涼亭外勒住了馬匹,三步並作兩步邁入了涼亭內。 騎士單膝跪地興奮地稟報說:“啟稟知府大人,大將軍的車駕已經在五里外了,很快就到!” 孔紹儀聞言,難掩內心的激動。 其他官員得知大將軍馬上就到了,又激動又緊張。 孔紹儀轉頭對一名官員吩咐道:“大將軍馬上就要到了。” “立即給後邊的幾個兵站打招呼,就說大將軍馬上就要到了,讓他們準備好熱飯熱菜,以備軍中將士食用。” “是!” 有官員急匆匆地出了涼亭,騎馬離去。 孔紹儀他們沒有等待多久,遠處的官道上就出現了一隊隊哨騎和斥候兵。 這些哨騎斥候兵也發現了等候在涼亭旁的孔紹儀等人。 他們有人迴轉稟報,也有人繼續催馬向前查探,一切井然有序。 孔紹儀他們看著越來越多的哨騎和斥候騎兵,他們都站在涼亭外,翹首以盼。 很快,遠處的官道上就出現了一面黑邊紅底的大旗。 這一面大旗上繡著一個斗大的曹字,赫然是鎮南大將軍府親衛軍都督曹順的旗號。 在這一面迎風招展的大旗下,披甲的親衛軍軍士排著四列縱隊在向前行軍。 走在最前列的親衛軍軍士清一色的都是長矛兵。 他們將長矛扛在肩膀上,放眼望去,宛如一片森冷的長矛森冷。 緊隨其後的則是隊伍整齊的刀盾兵。 刀盾兵們揹著圓盾或者四角方盾,腰間挎著長刀,步伐穩健,目光銳利。 源源不斷的隊伍從地平線上湧了出來,浩浩蕩蕩,氣勢如虹,匯聚成了一條蜿蜒的長龍。 將士們目光剛毅,行軍的隊伍除了整齊有力的腳步聲和呼哧呼哧的喘息聲外,一片肅靜。 官道上塵土飛揚,旗幡如雲。 饒是許多迎接的官員見過世面,可面對這麼一路軍容鼎盛的軍隊,還是發出了驚歎聲。 “不愧是橫掃東南的精銳之師!” “軍容鼎盛,士氣高昂,足以稱之為天下第一軍了!” “......” 官員們交頭接耳,評頭論足。 他們的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興奮之色。 這一路大軍可是他們的軍隊。 看著那昂首挺胸的將士,感受到他們渾身散發的彪悍之氣,他們感覺到格外的踏實。 正是有這麼一支軍隊保境安民,他們臨川府才能這麼快的穩定下來。 “噠噠!” “噠噠!” 行軍的隊伍後方響起了如雷般的馬蹄聲。 只見數百名披甲的騎兵簇擁著一面黑邊紅底的大纛快速而來。 這大纛上繡著更大更威嚴的“張”字,赫然就是張雲川的中軍大纛。 “諸位同僚,隨我迎接大將軍!” 孔紹儀整理了一番自己的官袍,招呼眾人上前迎接。 一眾官員依照自己的品秩,跟著孔紹儀迎了上去。 張雲川早就聽到斥候稟報,孔紹儀攜帶著一眾官員在臨川府城外十里迎候。 所以他這才帶著一眾親衛騎兵,催馬趕到了隊伍前邊。 “唏律律!” 張雲川勒住了馬匹,滿臉的笑容。 “下官孔紹儀,拜見大將軍!” 孔紹儀拱手作揖,將身軀弓成了幾乎九十度。 “拜見大將軍!” 數十名官員齊齊躬身行禮,顯得格外的恭敬。 “諸位不必多禮。” 張雲川抬了抬手。 他對眾官員道:“我此次只是路過臨川府,你們不必興師動眾的陪同我。” “孔知府,孫鎮守使留下,其他人回去吧,好好辦差。” “下官遵命。” 許多官員是第一次見張雲川。 看張雲川這位大將軍雖然年輕,舉手投足間卻透著一股威嚴,這讓他們更加的恭敬了。 “你們上馬。” “我們邊走邊說。” 眾官員讓到了路旁,張雲川招呼孔紹儀和孫雷上馬。 “是!” 孔紹儀原是左騎軍的參軍,投靠張雲川后,官運亨通,如今是臨川府知府了。 孫雷則是張雲川的親衛出身,一度擔任黑旗會會長兼內閣參議。 現在則是外調到了臨川府擔任鎮守使,坐鎮一方,專門負責臨川府境內的治安維護。 臨川府作為通往復州的戰略要道,境內又有險峻的大山和茂密的森林。 先前匪患嚴重,其中不少復州潰兵以及各種願意失去家園的百姓落草為寇,極大的影響到了臨川府的地方穩定。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