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川的一番話後,眾人心裡懸著的石頭也落了地。 畢竟無論是劉玉泉還是鄭忠,那都是東南節度府的高層,那都是權傾一時的大人物。 這一言不合就被貶官,被殺頭。 這讓他們這些人的心裡的確是多了幾分惶恐和不安。 大將軍是不是對他們這些人不滿了? 亦或者大將軍坐穩了位子,想要過河拆橋,屠戮功臣? 他們又不是大將軍肚子裡的蛔蟲,自然猜測不到大將軍內心的想法。 正因為猜測不到大將軍的用意,他們這些人這些日子一直都惴惴不安。 好在大將軍明言並沒有針對他們的意思。 這一次是就事論事。 劉玉泉和鄭忠犯了事兒,所以才懲處他們的。 只要他們這些人勤勉辦差,不違反大將軍府的律令,他這位大將軍是不會無緣無故地針對他們的。 明白了這一層意思後,眾人的心裡齊齊鬆了一口氣。 大將軍還是那個英明神武的大將軍。 他並沒有變得喜怒無常,並沒有想屠戮功臣,過河拆橋。 這個結果這讓他們很欣慰,心裡也變得踏實了許多。 張雲川看眾人都露出了輕鬆的神情,知曉自己的目的達到了。 張雲川看向眾人,又繼續往下說。 “這兩個大案,也暴露出了我們大將軍府不少的問題。” 黎子君、王凌雲等參議大員們都豎起耳朵,生怕漏掉了一個字。 張雲川繼續道:“劉玉泉的案子是寧陽府新上任的知府蕭正明捅出來的。” “這蒲江府的案子是我依據軍情司的一些奏報,親自去明察暗訪揭露出來的。” 張雲川看了一眼眾人,反問道:“倘若是沒有蕭正明和我將這兩個案子捅出來,那麼是不是意味著,這事兒還會繼續呢?” 黎子君等人都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黎子君起身請罪:“大將軍,我御下不嚴,沒有察覺到蒲江府的官吏陽奉陰違、弄虛作假、貪贓枉法之事,愧對大將軍的信任。” “坐、坐。” 張雲川對黎子君壓了壓手道:“今日我們將這些事實擺出來,不是為了興師問罪的。” “倘若是興師問罪,那我一道命令,就可以免去不少人的職務。” “我們大傢伙坐在這裡,為的是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張雲川語重心長地說:“要是發現了問題,僅僅罷官免職,那只是治標不治本。” “我們要依據發現的問題,去想出一個長效的解決之策,這才是我們今日開會之目的。” 黎子君聞言,頓時覺得自己格局小了。 大將軍深謀遠慮,自己遠遠不及也。 張雲川看向眾人,鼓勵他們道:“大傢伙暢所欲言,說一說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沒人率先站出來。 參議胡平安見無人發言,這才主動地開口。 “大將軍,我覺得劉玉泉和鄭忠涉案,那是因為他們自持位高權重,變得驕橫自滿。” 張雲川點了點頭:“你說的不錯,他們自持勞苦功勞,有了身份地位,所以就膽大包天,胡作非為。” 有了參議胡平安帶頭,其他人也變得活躍了起來。 大熊緊跟著殺氣騰騰地說:“我看他們之所以膽敢陽奉陰違,那是對大將軍不再忠心!” “我們督察司也缺少對他們的監督。”李廷也開口說:“他們同時缺乏對律令的敬畏!” “我看他們是被錢財女人給弄得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 “他們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是怎麼來的。”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的相當的熱烈。 反正是就事論事。 他們一一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眾人說完後,張雲川這才總結性地發言。 “你們都說的不錯。” 張雲川誇讚眾人說:“你們能說出這些,說明你們是認真地去思考了。” “在我看來,你們說的很對,但是還不全面。” 張雲川繼續道:“我覺得這一次出現了兩個大案,追根到底,還是我們大將軍府選人用人,監督等體制機制的不健全。” “這無論是劉玉泉和鄭忠,那都是老人,這個大將軍對他們熟悉,所以重用他們。” “可我真的對他們熟悉嗎?” “我真的對他們瞭解嗎?” “他們的德行才幹真的很好嗎?” 張雲川當眾反思道:“這些我實際上並不是很清楚,全憑的是個人的喜好和經驗,覺得他們是跟著我們的老人,信任他們,所以這才將他們提拔上來。” “事實證明,光靠著個人的喜好和經驗,這是不準確的。” “極有可能會將一些沒有能力,但會阿諛奉承,拍馬屁的人提拔上來。” “還會將那些真正德行好,有才幹的人埋沒了。” 張雲川說到這裡,又掃了一眼眾人。 “我們其他的官吏呢,我看選拔的時候也差不多。”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