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臨漳縣。 城東的一座私塾外,一大早就聚集了許多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的流民。 張雲川自從在隆興府那邊解救了一批流民女子,並且有意的宣傳自己將會護佑光州節度府逃過來的流民後。 現在各地的流民源源不斷地湧入到了海州境內,想要投奔他。 張雲川對這些投奔而來的流民那是來者不拒。 他積極派人對他們進行安置,同時採取以工代賑的方式,利用大量的人力,以改善海州的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 節度府知曉了大量流民湧入海州後,也並未阻止。 當初張雲川也是給節度使寫了奏報的。 與其讓這些流民流散在各州縣,落草為寇,不如集中到一個地方進行有效的管束。 一旦他們要是作亂的話,集中在一起,也好鎮壓。 而不像現在這般,流散各處,一旦作亂,讓官兵疲於奔命。 從光州節度府逃過來的流民中,不乏一些讀書人。 張雲川特意的張貼了佈告,決定在海州擢拔一批有才幹的人,有識之士皆可報名,擇優錄取。 張雲川沒有像東南節度府那般採取的推舉制。 而是決定恢復大周朝廷採取考試選拔人才的法子。 今日是考試的日子,所以許多流民中的有識之士以及看熱鬧的人,都湧到了私塾外。 因為張都督選拔人才的考試,就是在這一座私塾內舉行。 考試還沒開始,私塾外的街巷就擠滿了人,既有流民,也有海州當地的讀書人。 “別擠,別擠!” “一個個排隊進去!” 私塾的門口,持刀配甲的軍士在厲聲的呵斥著,阻止往前擁擠的人。 對於許多人而言,這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所以但凡識文斷字的人,都不願意被拒之門外。 雖然軍士在呵斥,可他們依然在往前湧,擔心自己無法進入考試。 “他孃的!” “耳朵聾啦!” “誰要是再往前擠,那就不用進去了!” 面對亂糟糟的場面,維持秩序的軍士額頭冒汗,憤怒地咆哮了起來。 蕭正明費了好大的力氣,這才得以進入私塾內部。 楊青掃了一眼東張西望的蕭正明,提醒道:“自己尋一個位子坐下!” “不要東張西望了。” “哎!” 蕭正明點了點頭,旋即尋了一個位子坐下了。 在外邊的院子裡,不少軍士正在忙碌著搬運桌椅板凳,新增座位。 畢竟這一次湧來考試的人太多了,以至於他們各方面準備有些不足。 他們也沒想到這麼多人來參加選拔考試。 這一次負責監考的除了校尉宋田、書吏楊青等人外,還有參軍王凌雲。 “參軍大人!” 王凌雲抵達後,忙得腳不沾地的校尉宋田和書吏楊青當即迎了上去。 王凌雲掃了一眼滿滿當當的私塾,開口問:“都準備妥當了嗎?” 楊青額頭冒汗地回答:“回參軍大人的話,座位和筆墨紙硯準備的有些不足。” “現在放進來的就有三百五十一人,外邊還有很多進不來,我們也沒預料到有這麼多人。” 楊青請示問:“能否讓一部分人先在旁邊的院子去等候,待第一批人考完後,再讓他們出來考?” 王凌雲點了點頭:“那就依你所言,分批考試,讓沒有進來的也別擠了,讓他們在旁邊的院子去等候。” “是!” 在主考官王凌雲等人的安排下,混亂喧囂的場面這才得以安靜下來。 楊青這位副考官深吸了一口氣,邁步走到了眾考生跟前。 “諸位,靜一靜!” 楊青面容冷峻,竊竊私語的私塾內頓時安靜了下來。 眾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投向了楊青。 楊青掃了一眼眾人道:“這一次是我左騎軍都督張大人想要選拔一批德才兼備的人在我左騎軍各處任職!” “你們既然來參加,那就要遵守考試的規矩。” 楊青頓了頓道:“第一、答卷的時候不要交頭接耳,窺伺抄襲他人的答卷,一旦發現,立即逐出,永不錄用!” “第二、答卷的時間為一個時辰,時辰到了後,無論是否答卷完畢,都要停止答卷。” “第三、......” 楊青宣佈了嚴格的考試規矩,眾人都是神情凜然。 蕭正明這位考生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也對考試充滿了期待。 他覺得自己雖然不是學富五車,可也飽讀詩書。 只要考試公平公正,那自己必定有很大的機會被錄用的。 一旦被左騎軍錄用任職,那自己再也不用四處流浪討飯了。 這是改變他命運的機會! “好了,現在分發筆墨紙硯!” 楊青講了一番規矩後,這才擺了擺手,讓人分發東西。 很快,蕭正明也拿到了筆墨紙硯。 在試卷上,早已經寫好了題目。 僅僅只有五道題目,皆是策問。 這一道題目是如今富者良田千頃,貧者無立錐之地,採取何種辦法可以所有人都能有飯吃,有土地可以耕種?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