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慶垂頭喪氣的從劉大戶的家裡出來。 他望著劉大戶家的高牆大院,心裡苦悶無比。 這借一石糧食,要還兩石,這劉大戶的心也太黑了。 自己家當初賣田地的時候,劉大戶就佔了自己不少便宜。 如今要是自己真的借糧的話,那到時候怎麼能還得起呀。 姜慶搖了搖頭,滿臉沮喪地離開了劉大戶家。 他站在村口猶豫了一番後,又去了隔壁的村子。 他的幾個親戚住在隔壁村子,距離也就幾里地。 他想去碰一碰運氣,看看親戚家有沒有餘糧。 可是他轉悠了一圈發現,親戚家也沒餘糧。 萬般無奈下,他只能愁眉苦臉的回家。 他準備待會兒去蒲山鎮上看看,看到時候能不能借便宜一點的糧食。 可他的心裡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畢竟每次官府徵稅的時候,各家大戶和米店都會趁機的抬高價格。 而且地方上的大戶在協助官府徵稅的時候,還會趁機多徵收一些,算是他們的辛苦費。 想到他們家拿不出糧食上繳,姜慶的心裡就煩悶不已。 “當家的,先吃飯吧。” 姜氏看到姜慶兩手空空的回了家,沒有借到糧食,她也知道自家男人不容易,所以沒有多說什麼。 姜氏給姜慶盛了一碗野菜粥放在了桌上,又端了一小碟醃菜。 野菜粥清可見底,幾個孩子吃得倒是高興。 姜慶的心情不好,在慢慢地扒拉著。 “劉大戶不借糧食嗎?” 姜氏在喝了一大口野菜粥後,小心翼翼地開口詢問。 “劉大戶太黑心了。” 姜慶有些憤慨地說:“借一石糧食,要還他兩石。” “我要是真的借了,那我們到時候拿什麼還呀。” 姜慶無奈地道:“估計到時候幾畝田都保不住。” “要是沒了田地,我們就只能出去討飯了,孩子還這麼小......” “要不我等會回孃家看看。”姜氏說:“我看看爹他們有沒有餘糧。” “算了吧。” 姜慶搖了搖頭:“岳父他們家裡也難,聽說都快斷頓了。” 夫妻兩人彼此對視,眼裡都是無奈。 正在這個時候,外邊響起了說話的聲音。 姜慶他們朝著門口望去,只見幾名身穿著黑色勁裝的黑衣漢子出現在了農家小院的門口。 領頭的赫然是他們村子的黑旗會成員胡平安。 姜氏看到有客人來,她急忙帶著幾個光屁股的孩子進了屋。 姜慶則是站了起來。 “姜兄弟,我們奉命來徵糧食來了。” 胡平安是柳樹灣的人,與姜慶同村的,所以認識姜慶。 “坐,請坐。” 姜慶急忙拉過了板凳,侷促地邀請這幾名面生的黑旗會弟兄坐下。 “快去燒水。” 姜慶對屋內的姜氏吩咐了一聲。 “我們徵了糧食就走。” 胡平安對姜氏道:“嫂子,你不用忙活了。” “那怎麼好意思呢。” “不用那麼麻煩,我們徵了糧食就走。”胡平安道。 姜慶有些不好意思。 他們家裡現在可以說家徒四壁。 就算是燒水,那也是白開水,連一點茶葉都沒有。 “這位是我們黑旗會蒲山鎮的分堂主趙立山,趙老爺。” 黑旗會成員胡平安指著袖口繡著青色紋路的趙立山向姜慶介紹。 趙立山是趙立斌的三弟,平日裡都喊他趙老三。 黑旗會成立後,他則是被派到了蒲山鎮,成為了一名分堂主。 這一次徵糧的時間緊,任務重。 他們這些黑旗會的高層也都紛紛的下了村,協助徵糧。 “姜兄弟,這次徵糧的事兒你聽說了吧?”趙老三笑吟吟的問姜慶。 “聽,聽說了。” 姜慶面對這麼一位大人物,他有些侷促不安。 “趙老爺,我,我家裡實在是沒有多餘的糧食了。” 姜慶解釋道:“我剛才出去借了一圈,也沒借到,你們能不能寬限我幾日,我給您磕頭了......” 姜慶說著就要跪下磕頭。 “姜兄弟,你這是做什麼。”趙老三急忙將姜慶扶住了:“快起來。” “姜兄弟,我們黑旗會徵糧是替官府徵的。” 趙老三開口說:“這每家每戶要交多少糧食,那也是上頭定的。” “上頭說每家每戶要交一石糧食,我們黑旗會也不多徵,就徵一石。” “可是我家裡實在是拿不出來呀。”姜慶都快哭了。 他指著桌上的飯菜道:“現在我們只能喝野菜粥了。” 趙老三環視了一圈破敗的農家小院。 再看了看幾個躲在門口朝著他們看的光屁股孩子,他嘆了一口氣。 他的目光投向了柳樹灣的胡平安。 “胡兄弟,他們家真的拿不出糧食了?”趙老三問。 胡平安也如實說道:“他們家四口人,就幾畝薄田,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 趙老三聽了胡平安的話後,對姜慶家的情況有了一些瞭解。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